第133章 弘农之战(二)联军的分歧(第1页)

弘农位于洛阳西侧,夹在两关之间,东面是函谷关,西面是潼关。

西侧还有一条沙河汇流于黄河之中。

地理位置大致在现今的河南灵宝市。

不过弘农东面的函谷关在汉时已经废弃,李虎建立大唐以后,本想将函谷关重新修复,以防备韩国。

这时韩国常年进攻,没有给他时间,加上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李虎打消了重修函谷关的想法。

现在的函谷关旧地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集。

自从得知联军进犯的消息后,杨林便下令迁走弘农周边三十里的百姓,函谷关集镇距离弘农正好三十里左右,也在迁民之列。

而联军抵达后,就把大本营设在了这座小集。

一个时辰前。

联军大营之中。

联军主帅齐国鲁王陈玄,神情凝重的听完信使的汇报,挥挥手让他下去。

“诸位,刚刚的消息你们也听到了,唐军南北两路进攻南阳与河北,怕是不想管弘农,想使围魏救赵之计,分离联军。”

“诸位现在都是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陈玄眼带询问的扫视着在坐的各国大将。

陈玄是齐国皇帝陈寻的亲叔叔,虽然身为齐国大将军,手握重兵,其实没有多少战场经验。

齐国承平已久,只要不组织联军,周边几乎没有国家去打它。

陈玄唯一的一次统兵作战,还是二十几年前他初出茅庐之时,作为一路偏将,统兵一万五帮助魏国抵御韩国,结果还败了。

被韩国大将史万岁率五千精兵,像打孙子一样将他打败。

自那以后,他再没有统兵打过仗,这次主持两军算是第二次。

他之所以能当上齐国大将军,一是因为他治军方面的本事还可以,只要不出战,齐国的兵员训练,装备补给,他都能打理得有条有理,从未出现过差错。

二就是陈玄身为三朝元老,两次投资都选对了人。

第一次,支持他二哥,也就是陈寻的父亲争夺齐国皇位,得胜,被封鲁王,车骑将军。

第二次,支持陈寻争夺皇位,并用心相助,再次得胜,被封大将军,加食邑三千户。

这次联军数十万,齐国自然不会放弃联军主帅的位置,而国内有威望和地位担任这个位置的,也只有陈玄。

不过陈玄虽然多年没有上过战场,却也不是没有长进,至少安营扎寨,协调各方,管理大军,督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