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家村留了一晚,郭孝恪还是走了。
第二天一早,就与村民告别,带着大军离开。
他没有违背唐军的政策,免除郭家村该交的钱粮,不过对于这些曾经帮过他的邻居,他准备以回报的方式,把这些钱财给他们补上。
郭孝恪现在不缺钱。
连番大战,又攻破了富庶的洛阳,他要分得的战利品不在少数。
郭家村的百姓也没有要求他免除的意思。
对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唐军的政策放得很宽容,所要缴纳的钱财不多,不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大军扰民,纵兵屠村之类的事。
现在有郭孝恪在,这个担心自然就没有了。
加上郭家村好不容易出个人物,如果因为这点小事去破坏规矩,毁了前途。那祖宗都能从地里爬起来,痛骂他们不孝子孙。
郭孝恪也问起过谢家和王小玲,村老却告诉他,因为去年韩国与魏国的战争,谢家搬去了陈留避难。
村老还告诉他,谢家二公子现在做了陈留的君吏,连王小玲一家都因为他的关系搬去陈留,做起了小买卖。
得知谢家搬走,郭孝恪有些失望,不过也没有在意。
他现在虽然心里同样还恨,但报复心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
不过即便不会以权谋私把谢家怎么样,那顿毒打却必须讨回来。
村老带着笑容满面的村民们,目送郭孝恪大军离开,这才回头对村民们笑道。
“如今咱们郭家村出了虎娃子这样的人物,祠堂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寒酸,我打算重修祠堂,供奉先祖,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虎娃子一家的族谱也要单开一本,他父母的牌位也要放入祠堂,受后人香火。”
“另外,虎娃子现在是大唐的官员,我们以后便是大唐的良民,所有郭氏族人要竭诚奉公纳粮,不得仗势欺人,给虎娃子惹麻烦,毁了他的前途。”
村老脸色严肃的叮嘱。
“太叔公(叔公)放心,我们心里都明白。”
村民们当然明白,在这个年代,只要族中出了个大人物,不需要刻意关照,只要时常回来祭祖,地方官就会下意识照顾他们一点。
有好事,也会先想到他们。
周围的百姓也会对他们另眼相看。
所以他们不用去折腾歪门邪道,只要奉公守法,及时当差纳粮,不需二十年,郭氏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