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元年三月末,李二凤开启伐吴之战。
唐军南北两路同时发兵,对吴国形成钳形夹击。
李二凤亲自率领北路大军二十四万,号称八十万,屯兵合肥,吸引吴军主力戒备。
李靖指挥南路十五万大军,分兵七路对吴国展开全面进攻。
一时间吴国上下恐慌,朝堂震动,投降之声不绝。
金陵。
吴国皇宫,朝会大殿之上。
太后吴蕊,拉着自己儿子坐在大殿之上,平静的接受大臣们朝拜。
“诸位爱卿,如今李唐兴兵来犯,我大吴该如何应对,各位心中可有章程?”
吴蕊话音刚落,吴国丞相,国丈吴钦当即出声谏言。
“太后,陛下,唐军来势汹汹,兵马百万,猛将如云,我大吴国小民寡,何以抵挡?未免江东百姓遭受兵灾之苦,臣建议向唐军投降,万不可负隅顽抗,导致苍生遭难啊!”
吴钦不仅是吴国丞相,也是吴蕊的父亲,更是吴国四大家族之一,吴家家主,在吴国朝堂有很强的影响力。
他刚说完,就有大臣附和道:“太后,臣赞同丞相之言。”
“唐军骁勇善战,陆战无敌于天下,仅南线李靖大军,我大吴就难以抵挡,开战不过数日,唐军江南七路人马,以破城池十二座,攻势迅猛。而我大吴节节败退,无一战之力,士卒畏惧,兵无战心,即便不降也难逃败亡一途。”
“还请太后早做决定。”
进言之人乃吴国户部尚书步参,与吴家乃是同一阵营,不过他这次并不是盲目附和吴家,而是看不到吴国取胜的希望。
步参说完后,又有人道:“若唐军没有过江,有长江天险兼水军之利,吴国尚有一战的希望,臣必定主张坚守。如今李唐占据荆南,岭南,水军以无法阻挡唐军的进攻,大吴实在没有再战的必要,不如尽早投降。”
“臣请太后怜悯我江东数百万百姓,早做决定。”
“请太后早做决断。”
大殿之上,朝臣们纷纷下跪请命,放眼一数,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吴国大臣支持投降。
陆巡平静的看着这一切不发一言,他眼神扫向本该属于周奕的位置,此时却没人在列。
不仅是周奕,还有张宏,以及周,张两家的官员,竟无一人在场。
陆巡心下了然,知道周奕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不过他没有告发。
吴蕊同样注意到周,张两家的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