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百战老兵(第1页)

咸丰三年的湘乡,春寒料峭,田埂上的土还冻得硬邦邦。

刘松山蹲在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柴扉边,最后紧了紧脚上那双磨得发薄、沾满泥泞的草鞋带子。

身后的土屋里,母亲压抑的咳嗽声像钝刀子,一下下割着他的心。

父亲佝偻着背,把一个小得可怜的包袱递过来,里面是几块硬得像石头的杂粮饼子和一身打着厚厚补丁的旧衣。

“山伢子,”父亲的声音干涩沙哑,目光沉沉地落在他年轻却已显出棱角的脸上,“家里……对不住你。去了王大人营里,机灵些,手脚勤快些……活着回来。”

其实数月前,这位父亲就这样,刚送走他的大儿子刘厚荣,如果不是贫穷,他怎么会把两个儿子都送上前线。

活着回来,这声沉甸甸的嘱咐,被料峭的春风吹着,一路跟着刘松山踏上了去往老湘军王錱大营的土路。

脚下的草鞋踩过泥泞,踩过碎石,每一步都沉重无比。

沿途所见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荒芜的田地,倾颓的屋舍,偶有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流民蜷缩在断壁残垣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破败与绝望的气息。

远处,隐隐传来模糊的、分辨不清方向的号角声,那是这片土地正在被太平天国的烽火与清廷的兵戈反复撕裂的声响。

刘松山抿紧了嘴唇,那双年轻的眼睛里,属于农人的温顺木讷迅速褪去,一种近乎野兽的求生本能和对改变这赤贫命运的渴望,如同野草般在心底疯长起来。

他唯一的依仗,就是这身还算结实的筋骨和一股子湘乡子弟特有的、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蛮”劲。

踏入王錱部那喧腾而粗犷的营盘,仿佛一头扎进了另一个世界。

汗味、劣质烟草味、皮革铁锈味、牲畜粪便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混杂成一种令人窒息的、专属于军营的浓烈气息,劈头盖脸地涌来。

操场上,新兵们正被凶神恶煞的哨官操练着,口令粗暴,皮鞭抽打在皮肉上的脆响和压抑的闷哼声不绝于耳。

刘松山被编入了一个什,同伍的尽是些面黄肌瘦、眼神闪烁或麻木的汉子。

他沉默地听着哨官的呵斥,沉默地学着如何捆扎那身显得过于宽大的号衣,沉默地练习着如何将手中那把沉重的、带着铁锈味的旧式长矛刺出去、收回来。

笨拙的动作立刻招来了同伍一个老兵油子刻薄的嘲笑和毫不留情的一脚踹在小腿上。

剧痛传来,刘松山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