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水复坎儿井(第1页)

光绪二年秋,肃杀的西风卷过天山南北,哈密城终于插上了大清的龙旗。城楼上的硝烟尚未散尽,带着刺鼻的硫磺与血腥气息。城内,断壁残垣间,巷战后的零星抵抗还在继续,兵刃磕碰的锐响和垂死者模糊的呻吟交织。左宗棠的大纛立在东门城楼最高处,猎猎作响。他一身簇新的锦鸡补服被风鼓动,面色沉静如远处铁灰色的山峦,唯有一双眼睛,鹰隼般扫视着这片刚刚夺回的焦土。副将刘锦棠按刀侍立一旁,年轻的脸上还残留着激战后的亢奋与疲惫。

“传令各营!”左宗棠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盖过城下残余的喧嚣,“入城各部,严申军纪。凡取民间一草一木者,无论官兵,就地正法!扰民者,斩!擅入清真寺院者,斩!” 最后三个字,咬得极重,金石坠地。

命令如同冰冷的铁流,沿着城墙、穿过街巷,迅速蔓延开去。一队正从一扇歪斜门板里拖拽包袱的清兵,被督战队撞个正着。为首的把总还想辩解,督战官手中令旗猛地挥下。雪亮的刀光闪过,一颗人头滚落尘埃,包袱散开,几件粗布衣裳和半块馕饼撒在血污里。整个街道瞬间死寂,唯有西风呜咽。远处零星的劫掠声响,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扼断。

左宗棠的目光越过满目疮痍的城池,投向城西那片同样残破的区域。那里曾矗立着哈密最大的清真寺,如今只剩几段焦黑的断墙,歪斜的穹顶骨架指向苍天,像一只被折断的巨手,无声控诉着战火的暴虐。烟尘弥漫处,一个身着褪色旧袍、头戴花帽的维族老者,正佝偻着背,在瓦砾堆里艰难地翻找。他颤抖的手捧起一块雕刻着缠枝花纹的残破木构件,紧紧贴在胸口,浑浊的老泪沿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滴在滚烫的焦土上,发出轻微的“嗤”声。他是艾力伯克,哈密城昔日的回部领袖之一。

“大帅,那是艾力伯克。”刘锦棠低声禀报,“城陷时,他未随阿古柏逆党西遁,家宅也毁于炮火。”

左宗棠沉默片刻,抬步下城。他的马蹄踏过碎裂的砖石和烧焦的木梁,在艾力伯克面前丈许处停下。老人似乎沉浸在巨大的悲恸中,对周遭毫无察觉,口中喃喃着含混的祷词。左宗棠翻身下马,缓步走到老人身边,弯腰,伸出双手,稳稳托住艾力伯克因过度悲恸而摇摇欲坠的双臂。老人一惊,抬起泪眼,看清眼前这身锦绣官袍和那张威严沉毅的面孔时,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瞬间交织起惊惧、茫然,甚至一丝深藏的怨愤。

“伯克,”左宗棠开口,声音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用的是生硬却清晰的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