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大孙,咱大明的制度怎么就错了?(第1页)

秦牧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奏折上的朱批。

当看到一条赈灾的折子时,忍不住点评起来。

“老黄,这条不是你批的吧?”

朱元璋接过奏折看了后,见是前几天扬州和镇江受秋汛影响,导致大片农田被淹的折子。

他在这个折子上批复,让官员积极自救,朝廷近期会筹措粮草运往灾区。

朱元璋早就通过锦衣卫的眼线,查知此地确实遭了灾,因此他觉得这批复没什么问题。

“咋了大孙,这个折子有问题吗?”

“咱派人调查过,那地方确实遭了灾呀!”

秦牧冷笑一声道。

“那你为何不问问,长江沿岸的其他州县,为何他们没遭灾呢?”

“再者说,咱们南京城还在长江边上呢,为啥咱们没遭灾呢?”

“秋汛年年有,为何扬州和镇江年年淹?”

“呃呃……”

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有些愣了。

“有吗?”

秦牧苦笑道。

“因为你不是皇帝,你只是替皇帝批阅一部分奏折,你当然不可能知道全貌。”

“这么跟你说吧,扬州自杨宪卸任以后,就没一个像样的官员。”

“我早年从海边采购海带和海蜇皮一类海产,路过扬州的时候,一个个官兵衙役,就跟周扒皮似的,恨不得收你几倍的赋税。”

“直到我给现在的扬州知府喂饱了,每年孝敬三千两银子,这生意才好做点。”

“另外,你知道为啥扬州年年淹吗?”

朱元璋茫然的摇摇头。

他虽然是皇帝,但天底下的事不可能全都知道。

秦牧直接将桌子上的奏折扒拉到地上,从茶盏里到了点水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沾着水在桌子上画了起来。

“这条就是长江,从扬州边上经过……”

“靠近长江这边的一大片农田,其实都是穷苦人家的田。”

“你在看这一片地,这边地势高,都是扬州城里有钱和有权人家的土地。”

“上到主簿,下到差役,其土地都在这边。”

“他们放水淹了靠近长江边上的土地,扬州府全境都可以免除税赋。”

“但实际遭灾的却只是平头百姓,那些当官的家里的田地,可是一点没受影响。”

“等朝廷把粮食拨下去,平头百姓也就落个饿不死,可那些当官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