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怔怔的盯着老黄头一会儿,见他始终不动声色,心中不禁有些打鼓。
这老头不会是看出我的那点心思了吧?
“黄爷爷?”
“黄爷爷!”
“臭小子,咱又不聋,你在那儿叫魂呢?”
“黄爷爷,我刚刚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进去呀!”
“听进去啦,讲的挺好的!”
朱元璋说到这儿,突然来了兴致,好奇的问道。
“大孙!”
“你是咋想到这些的?”
“咱在皇帝身边待的也有些年头了,以咱对大明皇帝的了解,他都没你想得多!”
“呃呃……是吗?”
秦牧尴尬的挠挠头。
“这个嘛,是我从小跟师父学习,师父经常拿一个叫鲁迅的人写的文章,让我分析鲁迅的本意……”
“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朱元璋冷哼一声。
“哼!”
“想的比写文章本人都多的习惯?”
秦牧尴尬的笑笑,随即一脸殷切的道。
“黄爷爷,您可千万要帮我把话传到呀,这事对我很重要!”
朱元璋听到这话,在也绷不住了,直接大笑出声。
“哈哈哈!”
“你小子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说吧,你拐弯抹角的说了这么多,到底所图为何!”
秦牧听到这话,顿时明白,这老头早就看出他的心思了,索性也就不在掩饰,直接开门见山。
“黄爷爷!”
“您还记得刘家村吗?”
朱元璋点点头。
“记得!”
“咱还在那儿宰了一口大肥猪呢!”
秦牧继续说道。
“您也看到刘家村的环境了,村子靠山,人少地多。”
“大明刚立国的时候,家家户户人口少,靠着那几亩薄田还能过活。”
“大明承平几十年,村里人丁兴旺,可地却依然是那些,连勉强维持温饱都不够。”
“虽然孙儿在城里开了个酒楼,帮着村里解决了一些人的生计,但这毕竟是杯水车薪。”
“所以,孙儿从村里招募了一些人,又在海边买了几条船,打算在海边打点鱼,闲暇时再跑点小生意!”
朱元璋闻言叹了口气。
“你废这么大劲,就为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