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带着一身酒气回到玄武卫。
廖忠和徐琛还没来得及拜见提督大人,就只见秦提督已经风风火火的走进衙门里了。
这让两人直接愣住。
啥情况?
这秦提督小小年纪,走路都不看人吗?
他俩刚刚可差点就跪下拜见新提督啦,这秦提督竟然直接走开!
秦牧一头扎进指挥使衙门的洗手间,拧开水龙头好生洗了一把冷水脸。
直到自己变得清醒点,这才开始忙碌的办公。
他先是派人叫来负责玄武卫施工的赵老憨,直接甩给他几张图纸,然后指着地图上的方位,告诉他该在哪里动工。
将赵老憨打发走后,秦牧又让负责管理军营的张成,收拾出几间营房,充当玄武海事大学的临时教学地点。
虽然条件简陋点,但得先把牌子给挂起来。
同时,还得遴选刘家村、玄武卫中识字的青年充当第一届学员。
至于校长嘛,当然是他这个指挥使充任了。
他不仅要当校长,还得当老师。
每天都会在酉时开课,讲一个时辰的航海知识。
剩下的时间由他重点培养的刘远征负责传授海上的水文、地里等知识。
这些知识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只需要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即可。
其主要目的就是开拓一下学员的眼界,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海外有海。
白天则是正常的体能训练。
在确定了教师和学员的名单后,秦牧又派人联系了几个商会的会长,将朝廷要开放海禁,重建市舶司的事情告知,让他们帮忙搜罗“舌人”,以及海商。
所谓的舌人,就是指代翻译。
宋元时期,东南沿海一代的居民,就有学习海外番语,从事海商贸易的风俗。
因此,哪怕大明执行海禁多年,这些舌人的数量依然有不少。
官方贸易取消,走私贸易必然兴起。
因为不管是大明还是西亚,以及欧洲,都对海上贸易有着迫切的需求。
欧洲的贵族,需要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来炫耀自己的富有。
而大明百姓则需要欧洲的金银,以及海上的香料等等。
也只有朱皇帝自己觉得大明可以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根本不用理会外国的那些番邦。
长江流域的走私相对来说少一些,但福建广东等地,向来是走私的重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