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这鳖孙总共上了一天半的早朝,就又偷偷跑路啦?(第1页)

老朱对待官员的态度上,向来是宽以待己,严于律孙。

虽然他老人家可以对官员动辄打骂,脾气上来了,直接赏他们一顿廷杖也是寻常事。

但他可不想后世子孙,继承他这个陋习。

如果秦牧真想诉诸武力,迫使这些人退缩,那他宁愿自己背这个骂名,也不愿大孙亲自动手。

“雄英,这事你甭管了,交给爷爷,让爷爷动手吧!”

“皇爷爷,你打算咋对付他们?”

“咱?”

老朱脸上浮现一道冷笑。

“咱对付他们可就简单多喽,一顿廷杖下去,看谁还敢聒噪!”

秦牧一听这话赶忙反对。

“皇爷爷!”

“您老这方法太粗暴了,简直是不拿官员当人么。”

“我觉得还是让他们自愿撤回奏疏的好。”

“自愿?”

朱元璋听到秦牧这么说,只感觉在说笑话一般。

大明的官员什么德行,他最清楚不过了。

那是把名节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人。

当然,大明的官员之所以这样,也是他一力培养的结果。

老朱平时就非常赏识忠毅之士,致使朝堂之上充斥着不少正义之人。

只是今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他有点难受罢了。

“大孙!”

“你还是太年轻,不知道这些官员的难缠。”

“想让他们自打自脸,主动撤回奏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算你现在去东宫,认太子妃为母,这些人都不带撤回的。”

“而且,他们还会借此炫耀,把你的服软说成是他们的胜利。”

老朱说的这些话,才是真正的帝王术,是他多年当皇帝的经验。

秦牧自信的笑笑道。

“放心吧,我办事自有分寸,定不会让您老失望。”

秦牧说完这话,就抱起那些弹劾他的奏疏去了外边,还招呼宫人帮他抬一张桌子。

乾清宫的太监听到秦牧的命令,赶忙看向老皇帝一眼。

原则上来说,乾清宫的一切人等,都只能听命于一人。

就是太子殿下来了,也不敢随意指使他们。

老朱苦笑着点点头,示意他们照做。

他也想看看大孙能有什么办法。

虽然他不信秦牧能搬到,但从本心里说,他是希望秦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