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黑板和粉笔的时间里,苏妙鱼也没闲着,亲自去给学堂的孩子们上课。
由于没什么体育器材,他们也没办法开设体育课,郑诲和苏妙鱼就商量着,拿一些现代的器械给孩子们上实践课。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他们就带着孩子们开设了第一节户外“实践课”。
孩子们一个个都好奇的不行。
他们平日里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的,如今忽然被允许使用,当然兴奋的不行。
苏妙鱼指挥几名士兵搬过来几个箱子。
“好了,器械和说明书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你们按照说明书操作就行了,不懂的记得来问我们。”
孩子们一拥而上,满脸都是迫不及待的神情。
箱子里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器械,指南针、定位器什么的。
郑诲双手环胸,好整以暇地看着他们,回头对苏妙鱼道:“你就这么拿出来给他们?就不怕他们给你弄坏了?”
苏妙鱼白了他一眼:“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懂不懂啊。”
郑诲撇嘴。
“不懂。”
两人正在拌嘴,忽然有几个孩子举着一架无人机跑了过来。
“神女大人,郑夫子,这个应该怎么用啊?”
无人机是所有器械里最复杂的一个了,孩子们看不懂也正常。
“来,把它给我,我给你演示一下。”
苏妙鱼接过无人机,轻轻放在平坦的地上,然后拿起配套的遥控器,开始耐心讲解:“这个是控制它飞行的遥控器,上面这些按钮,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作用。”
苏妙鱼边说边操作,无人机缓缓升起,在孩子们的惊呼声中,稳稳地悬停在半空。
“哇,飞起来啦!”孩子们兴奋地跳着,眼睛紧紧跟随着无人机的轨迹。
“它最远能飞多远呢?”有个孩子问道。
“能飞到雁门关外。”苏妙鱼神情温和地摸了摸她的头,“来,我给你们试一试。”
苏妙鱼说着,便熟练地操控起遥控器,让无人机朝着远方飞去。
随着无人机越飞越远,画面通过连接的设备传了回来。
连绵的田地在画面中飞速闪过,紧接着就是村落,山林,城墙……
不多时,无人机已经飞到了雁门关。
“这就是雁门关了。”看着显示器上的画面,苏妙鱼操纵着无人机一寸一寸地探索,“这里是起义军的军营,应该是最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