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朱砂(第1页)

墨均寒迅速将培养皿移至封闭观察舱,实验室的顶灯在舱体表面折射出冷光,将那些蠕动的不明物照得愈发清晰。

它们裂开的缝隙中不断渗出荧光黏液,在透明舱壁上蜿蜒成诡异的纹路,仿佛某种未知的文字。

“是一种在现代已经完全绝迹的虫子,也是大家口中所说的蛊虫。”墨均寒调出全息投影,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着蛊虫的解剖图和样本数据,“古籍记载以前有专门豢养蛊虫的秘术,这种蛊虫喜阴湿,遇水则化,分泌的毒素能在十二小时内污染方圆十里的水源。

他的指尖在投影上滑动,调出一份泛黄的古籍扫描件。

“你看,朱砂小字记载的‘浊渊蛊’,与这些蛊虫特征完全吻合。”

“我还以为蛊虫这种东西是小说里才会有的,原来真有这种东西啊?”沈可可搓了搓胳膊,“这是一种巫术吗?”

墨均寒摇摇头,指尖在全息投影上划过,调出蛊虫的生理结构图。

“不是巫术,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进化出特殊生存策略的节肢动物。你看这对颚足末端的毒腺,和蝎子的神经毒素分泌系统类似;而这些荧光黏液,其实是由特殊的发光杆菌共生产生的。”

他将显微镜下的菌群投影放大,密密麻麻的微生物在画面中涌动。

沈可可凑近观察,发现黏液纹路里闪烁的光点在有规律地移动:“所以那些诡异的‘文字’,其实是菌群移动留下的痕迹?”

“完全正确。”墨均寒调出环境监测数据,实验室的温湿度曲线正在剧烈波动,“浊渊蛊生存的古环境已经消失了,但它们保留了极端的环境适应机制。”

“遇水则化,是因为虫体外壳的几丁质能在特定pH值下快速分解,释放出体内共生的毒菌和孢子——这是它们在绝境中的传播手段。”

沈可可盯着不断闪烁红光的监测数据,喉咙不自觉地滚动:“所以我们该怎么阻止这些虫子污染水源?总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停止用水吧。”

“其实答案古人已经写在记载里了。你看这句‘畏正阳之火,遇赤砂则僵’,赤砂就是朱砂,而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能与蛊虫分泌毒素中的蛋白质发生不可逆反应。”

“朱砂?那不是驱鬼用的吗?”沈可可今天已经被刷新了很多次三观,“而且那东西没有毒吗?”

墨均寒摇了摇头:“驱鬼是迷信说法,本质是古人发现了朱砂的抗菌特性。纯净的硫化汞确实有毒,但我们要利用的是它的化学特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