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都是前话了。
大明的人没少在埃及折腾,那些大贵族和大祭司什么的,大明的人没少打点。
除了大明人提出来的这个荒唐事,阿蒙霍特普三世还是很喜欢这些人的,自己喝的茶都是大明皇帝喝的贡茶。
回过神来阿蒙霍特普三世表示:
“你说的这些就算是真的又能怎么样?几十年,或许我已经去见天神了。”
祭司们和贵族们觉得也是,几十万人工作几十年。
就是有好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底下的大明使团看着这些人都无语了,这帮人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都他妈不为子孙后代考虑的吗,虽然你建成之后我可能会回来抢,但是你不能不建啊!
眼下这些人的眼界就像是后世的三哥和华夏的差距,那是制度和思维的差距。
许多事三哥不会做那还不会抄华夏的吗?
问题就在于他们在庞大的疆域和人口的前提下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许多利国利民的事当下耗损虽然大,但是眼下不仅不会见到利益反而是最招人骂的,百姓其实最希望的是直接发钱。
至于这些贵族和祭祀,在他们看来,我可以花几十年几十万人修建金字塔和神庙,那是为了等自己投胎了也是享受死后的富贵,现在已经够有钱了,几十年太久了。
“我要册封你们大明皇帝为远在东方的伟大首领,这是我对他的谢意。”
正副使节一听当时就蒙蔽了,这回去跟朱元璋说那还不得当场急眼,直接派舰队给这上上下下都给扫光了,物理意义上的机枪扫射。
来的时候太子殿下交代过了,一定要和平解决。
兴师动众的都是其次,让大明人背上这个骂名以后不好管理当地是不是。
正使只能给法老讲述这个苏伊士运河的优点,以后就可以控制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贸易,每年都得交钱,谁不听话就不让人过。
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都非同寻常,阿蒙霍特普三世若有所思。
其中最希望建设这条河的除了大明人就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儿子埃赫那吞,往后他继承王位的不就是直接受益者了吗。
“我会考虑的。”
阿蒙霍特普三世没有把话说死,正副使节见状两人私下聊了聊,就见正使节继续说道:
“大明皇帝可以允许只向埃及出售火器包括海军战船。”
“你说的是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