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河龙影化灵参》
楔子
莱阳蚬河之畔,自古氤氲着天地灵秀。河水自昆嵛山蜿蜒而来,携玄武之精;两岸沙壤承太昊之气,孕草木之魂。此地四时分明:春则阳气升发,嫩柳蘸水;夏则火气蒸腾,荷风送香;秋则金气肃降,芦荻飞雪;冬则水气潜藏,冰镜涵天。 locals言,这般水土,原是上古阴阳调和之地,故能生奇珍,藏灵物。而那护佑一方的“莱胡参”,便藏着一段龙与药、天与人相契的奇缘。
上卷·龙陨为参
第一回 赤地千里违天条 白龙降雨救苍生
时值壬午年,司天之气为少阳相火,主运属木,火乘木势,炎旱肆虐。莱阳大地百日无雨,蚬河水位骤降,河床裂如龟甲,露出的鹅卵石被晒得滚烫,踏之如履烙铁。田亩间,禾苗焦枯如炭,老农们跪在干裂的土地上,额头抵着滚烫的沙砾,祈雨的哭声响彻云霄:“老天爷,饶了我们吧!再不下雨,连蚬河底的泥鳅都要成干尸了!”
东海龙宫深处,龙王长子白龙正伏于水晶榻上,观水镜中莱阳惨状。这白龙本是先天壬水所化,性属阳,司润泽之职,见人间赤地千里,百姓面黄肌瘦,喉间燥如烟火熏燎,不由得心头发紧。水镜中,一个孩童捧着破碗,舔舐碗底最后一滴浑浊的泥水,喉间发出“嗬嗬”的干喘——那是肺金被火气灼伤之象,五行中“火克金”,久旱必伤肺腑。
“父王有令,莱阳气运当遭此劫,擅动雨水者,贬黜凡尘!”龟丞相的劝阻犹在耳畔,白龙却望着水镜中百姓干裂的嘴唇,忽然起身:“天道在民,民心即天心。若见死不救,纵为神龙,又有何益?”
当夜,乌云自东海翻涌而来,白龙腾云驾雾,悬于莱阳上空。他张口喷吐壬水真气,化作甘霖倾泻而下。雨水落地时,带着淡淡的清冽之气——那是龙气中“寒”性的显现,恰能克制肆虐的暑火。百姓们赤足奔走,仰脸承接雨水,干裂的嘴唇触到甘霖,喉间的燥痛竟立减三分。蚬河泛起点点涟漪,两岸枯苇根部竟冒出嫩黄的芽尖——此乃“水生木”之象,阴阳初调,生机始复。
然而,天庭雷霆震怒。一道金光劈下,白龙惨叫一声,被打落云头,坠向蚬河岸边。
第二回 黑龙寻衅焚碧水 鳞脱血溅染沙壤
白龙被贬凡尘,化身为白面书生,居于蚬河岸边的破庙中。他虽失神力,却仍每日取蚬河水,调和草木露,为患病百姓缓解燥渴。百姓不知其来历,只唤他“白先生”,见他所到之处,枯木逢春,喉痛者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