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55(第1页)

三、矛盾分析与科幻重构

寒潮之困

祁连山的雪夜寂静得瘆人,程野裹紧防风服,手电筒的光束在漫天飞雪中显得格外微弱。他脚下的冰层发出令人不安的脆响,远处废弃的硝洞像张黑洞洞的嘴,吞吐着阴冷的风。三天前,他收到父亲的最后一条短信:"启动B计划,不惜一切代价。"

程野的父亲是位疯狂的气象学家。二十年来,他坚信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改变寒潮路径。理论依据来自某次偶然发现——西伯利亚一处天然硝洞爆炸后,局部气温骤升,竟短暂扰乱了南下的冷空气。"寒潮是行星尺度的现象,水平范围超过两千公里,"程野记得父亲在书房里反复念叨,"但再庞大的系统,也有脆弱的节点。"

当今年的寒潮预警发布时,父亲带着团队消失在祁连山深处。程野循着卫星定位找到这里,却只看到满地狼藉的实验设备和烧焦的硫磺样本。此刻,他蹲在硝洞入口,手指抚过岩壁上残留的化学灼烧痕迹。笔记本里夹着父亲潦草的计算:利用硫磺与硝石反应制造局部热源,若能量释放达到临界值,或许能撬动寒潮环流的"支点"。

"太疯狂了。"程野喃喃自语。作为气象学博士,他比谁都清楚寒潮的本质:那是极地与中低纬度热量交换的必然结果,是地球气候系统的固有规律。区区一个硝洞,即便引发剧烈反应,在横跨数千公里的寒潮面前,不过像往大海里扔颗石子。

突然,洞外传来剧烈震动。程野冲出去,只见原本堆积的雪堆轰然坍塌,露出下面整齐排列的炸药包。父亲的声音在记忆中响起:"常规化学反应不够,必须用爆炸瞬间的能量冲击!"程野的后背瞬间冷汗涔涔——父亲居然想用炸药制造超级热源!

但一切都太晚了。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硝洞上方的山体崩塌,橙红色的火光撕开夜幕。程野被气浪掀翻在地,恍惚间看见天空中的云层诡异地扭曲。气象监测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局部气温在三十秒内飙升25℃,但更可怕的是,寒潮前锋并未如预想般转向,反而因为热力扰动变得更加狂暴。

"不!"程野对着呼啸的狂风嘶吼。卫星云图在他脑海中展开:直径两千公里的寒潮系统像头愤怒的巨兽,轻易吞噬了那点微不足道的热量。反而,爆炸产生的气流扰动与寒潮主体碰撞,形成了破坏力更强的混合型风暴。

三天后,程野站在满目疮痍的小镇废墟中。原本预计的普通寒潮,因为这次鲁莽的干预,演变成了席卷三省的特大灾害。医院里挤满冻伤的灾民,街道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