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77(第1页)

第二卷:盐晶密码

第一章:晶痕迷局

实验室的冷光灯在沈砚白头顶嗡嗡作响,他盯着培养皿中缓缓溶解的盐包麻布残片,镊子夹着的溶液正泛起细密的气泡。三天前从师爷书房保险柜里取出的麻布样本,此刻在特制酸碱溶液中呈现出诡异的分层现象——上层乳白色絮状物与下层深紫色沉淀泾渭分明,宛如两个平行世界的交界线。

"教授,显微光谱仪的结果出来了!"苏棠举着检测报告冲进来,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复杂的晶体结构图,"麻布纤维里包裹的盐晶竟然存在七层不同结构!最底层的紫色晶体含溴量超标17倍,元素图谱指向..."她突然顿住,放大光谱图的某个波段,"南海中部的未开发盐场,那里属于禁止勘探区域。"

沈砚白的手指重重按在操作台边缘。三个月前的卫星云图突然在脑海中闪现——在盐影会阴谋的高潮阶段,某个深夜,南海海域曾出现过短暂的量子能量波动,就像深海中睁开了一只眼睛。他将顶层分离出的白色晶体样本推向检测仪,当喜马拉雅山岩盐特有的锶同位素峰值出现时,实验室的警报器突然炸响。

"运河监测系统异常!"顾淮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银灰色物质在河道沉积物中检测到喜马拉雅山岩盐成分,浓度分布与麻布样本完全吻合!"沈砚白抓起父亲的考古笔记,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的半张照片突然开始发烫——照片里神秘镜阵的边缘,隐约可见堆积如山的白色盐包。

暴雨在实验室窗外肆虐,沈砚白将七层面纱般的盐晶薄片平铺在分析台上。当紫外线照射到第三层淡蓝色晶体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晶体表面浮现出微缩的星图,与卡洛斯航海图上的标记如出一辙。更诡异的是,这些星图的排列方式,竟与师爷书房暗格里青铜罗盘的指针轨迹完全同步。

"他们在构建能量传导网络!"沈砚白抓起电话,"顾淮,立刻封锁所有通往南海的航道。苏棠,联系青藏高原科考队,调取近百年的岩盐开采记录。"他的目光扫过实验日志,父亲二十年前的批注突然有了新的注解:"看似普通的盐粒,实则是跨越山海的密钥"。

午夜时分,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自主运行,开始解析盐晶中的量子纠缠态。沈砚白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出的古代葡文,冷汗浸透了后背——这些被加密的信息正在讲述一个跨越五百年的计划:从1588年卡洛斯船队运载的神秘盐罐,到1937年影月斋走私的"光学器材",再到现代盐影会的镜渊阴谋,所有的关键节点都与特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