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641(第1页)

第五章 破晓之战

雪刃长歌

崇祯七年冬,宁远城头的积雪尚未化尽,凛冽的北风裹挟着冰碴子,将城墙上的"明"字大旗吹得猎猎作响。赵莽裹紧缀满铁屑的披风,指节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短刀——那是用千羽竹筒残片熔铸而成,刀柄缠着的樱花纹布条早已磨得发白,却依然倔强地系在那里。阿鹤的银簪别在他发髻间,随着寒风轻晃,像是故人在耳畔低语。

"赵将军,后金的游骑又在三十里外徘徊!"亲卫的呼喊穿透风雪。赵莽抬眼望去,远处雪原上黑影攒动,女真骑兵的狼头旗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他转身走向炮台,新铸的"镇海"炮整齐列阵,炮身凝结的霜花在火光下泛着冷芒,那些用血泪淬火的铭文被冰雪覆盖,却依然在他心中灼出滚烫的印记。

"装填!"随着命令下达,士兵们顶着寒风搬运炮弹。赵莽接过火绳,目光扫过炮队——炮手们大多是当年随他从宣府南下的铁匠,如今虽已换上明军甲胄,掌心的老茧却与铁砧上的凹痕一样深刻。他们动作娴熟地将特制火药填入炮膛,那配比是阿鹤用生命换来的密函中最珍贵的遗产。

突然,一阵尖锐的破空声划破寂静。赵莽本能地扑倒,一支雕翎箭擦着耳畔钉入城墙。箭尾缠着的布条上,赫然绣着黑龙会的樱花徽记。他瞳孔骤缩,想起三年前京城那场惊心动魄的夜战,裴云琅的翡翠扳指在血泊中碎裂的声响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果然来了。"赵莽冷笑一声,握紧腰间短刀。他早料到倭人不会善罢甘休,如今后金与倭寇勾结,这宁远城便是他们撕开大明防线的第一刀。风雪愈发肆虐,他却感觉不到寒冷,胸中燃烧的怒火足以融化这漫天冰雪。

夜幕降临时,后金的攻势终于展开。铁蹄声如雷,火把照亮半边天空。赵莽站在炮台最高处,看着敌军骑兵呈扇形散开,摆出包抄阵型。"放!"随着令下,"镇海"炮发出怒吼,炮弹拖着长长的火尾划破夜空。改良后的铁弹精准命中敌阵,炸开的不仅是血肉,更是倭寇精心改良的掺硫火器。

战场上硝烟弥漫,赵莽却敏锐地捕捉到异样——后金军中混着数十名身着黑衣的武士,他们手中的倭刀在火光中泛着幽蓝,正是黑龙会的死士。这些年来,他研究阿鹤留下的密函,对倭寇的战术早已了如指掌。"调整角度,对准中间那队!"他大声指挥,声音被风雪撕碎却依然坚定。

混战中,一名黑衣武士突然跃上城头。赵莽迎上前去,短刀与倭刀相撞,迸发出的火星照亮对方脸上的樱花刺青。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