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错层叙事
烬海残章
沈璇玑的指尖拂过檀木匣边缘,铜锁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三日前师父咽气时的体温。那温度本应如观天院的琉璃灯般温暖,却在最后时刻化作沁骨的寒。文渊阁秘库的霉味混着血腥味在鼻腔里发酵,陈年宣纸的腐朽气息与铁锈的腥甜交织,仿佛整个大明王朝的秘密都在这方寸之地溃烂。
匣盖开启的吱呀声惊飞了梁间蝙蝠,沈璇玑举着的牛油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明明灭灭。本该存放《永乐大典·海错图》残卷的锦缎凹槽里,此刻躺着半片焦黑的贝壳,螺旋纹路里嵌着暗红的铁锈,像极了师父咳在她掌心的血珠。贝壳表面那些焦痕并非自然烧灼,而是某种诡异光纹留下的灼烧印记——与三日前倭寇战船折射的靛蓝光如出一辙。
"沈姑娘!秘库三层有异动!"陈大成的吼声混着甲胄碰撞声从甬道传来。沈璇玑迅速将贝壳揣入怀中,余光瞥见墙角青砖缝隙里渗出的墨渍。她蹲下身,用匕首挑起结块的污渍,借着灯光看清那竟是半幅星图,边角处的云雷纹与郑和宝船的船徽如出一辙。
秘库深处传来机关转动的轰鸣,整座地下建筑开始震颤。沈璇玑贴着石壁摸索前行,指尖触到某处凸起的朱雀浮雕。当她按下鸟喙时,墙面轰然洞开,露出一间密室。密室中央的青铜架上,赫然陈列着十二面残破的铜镜,镜面蚀刻的二十八宿图与朱载堉手稿中的星象推演完全吻合。
"这些镜面...是照世镜的残片。"沈璇玑的声音发颤。三年前师父临终前,曾在她手心里写下"海镜归墟"四字,此刻终于有了注解。铜镜边缘凝结的蜡油尚未完全干涸,说明有人在近日频繁出入此地。她举起油灯,照见地面上交错的水渍,从痕迹判断,这些人是从海路潜入的。
突然,甬道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沈璇玑迅速熄灭油灯,贴着墙面屏息凝神。三道黑影举着火把闯入密室,为首者身披绣着十字架的黑袍,腰间佩剑的梵文铭文与倭寇战船的徽记如出一辙。"《海错图》残卷不在此处。"黑袍人用生硬的官话说道,"但这些铜镜...足以解开郑和舰队的终极秘密。"
沈璇玑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师父曾说,郑和下西洋带回的不仅是奇珍异宝,还有能改天换地的"天机"。那些被焚毁的典籍残页里,或许藏着比光学武器更可怕的存在。当黑袍人伸手触碰铜镜的刹那,沈璇玑猛地掷出匕首,刀刃擦着对方耳畔钉入墙壁。
"谁?!"黑袍人拔剑转身,火把照亮沈璇玑苍白的脸。她从阴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