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724(第1页)

2. 倭寇的克星与克星

釉面暗影

万历十三年深秋,东海的浪涛裹挟着碎冰碴拍打"重光号"的船舷,咸腥的雾气在了望塔的铜质围栏上凝结成霜。徐沧溟握紧望远镜的手指关节发白,镜筒里,松浦隆信的安宅船队正以雁行阵压来,三十余艘三层楼高的巨舰切开浪涛,船身裹着的暗褐色装甲在阳光下流转着诡异的釉光,恍若深海巨兽褪下的鳞甲。

"那是朝鲜釜山窑的秘传工艺。"阿鹤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少年腰间的鱼骨星盘泛起微弱青光,"高岭土混合松脂经九蒸九炼,据说能将铳弹冲击力消弭于无形。"他展开泛黄的情报卷轴,边缘还沾着在对马岛冒险时留下的血迹,"但传闻这种装甲惧怕高频震动,就像..."

话音未落,旗舰上传来沉闷的号角声。徐沧溟看着倭寇船队突然变阵,原本整齐的雁行阵化作扭曲的蛇形,暗褐色装甲表面泛起细密的涟漪,竟如同活物的皮肤般蠕动。他的星盘在怀中剧烈震颤,裂痕处渗出的金液顺着衣襟蜿蜒,在甲板上烙下扭曲的北斗图腾——这与三年前星槎图现世时的征兆如出一辙。

"准备集束齐射!"徐沧溟的吼声穿透甲板。三百名火铳手同时展开改良后的折叠铳,黄铜框架咬合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阿鹤将新制的磁铁矿粉弹药填入铳膛,这种借鉴自《武经总要》的特殊弹丸,据说能扰乱金属结构。当倭寇船队进入两百步射程,随着一声令下,铳口喷出的火舌连成炽烈的星河,弹丸破空声如雷霆般炸响。

首枚刻着阴阳膛线的弹丸命中安宅船的瞬间,海面腾起奇异的闷响。徐沧溟透过望远镜,瞳孔骤然收缩——本该穿透甲板的弹丸竟像撞在凝胶上,被装甲层缓缓吞噬。但紧接着,诡异的震颤从敌舰传来,填充高岭土的松脂夹层在密集弹雨下产生共振,暗褐色装甲表面如蛛网般龟裂。阿鹤兴奋地挥舞雁翎刀:"大人!共振频率奏效了!"

然而欢呼未落,倭寇船队突然转向。甲板下推出密密麻麻的陶制火罐,不同于寻常的焙烙玉,这些罐体表面刻满梵文咒印。"小心!"老水手的惊呼被爆炸声吞没。火罐破裂后,流出的不是火药,而是黏糊糊的硫磺胶泥,接触空气瞬间燃起蓝紫色火焰,且专往金属接缝处钻。徐沧溟看着胶泥顺着折叠铳的黄铜铰链缝隙渗入,突然想起加斯帕神父临终前的警告:高温与腐蚀,是黄铜最致命的敌人。

火海中,折叠铳的黄铜框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硫磺胶泥的火焰舔舐着九转冷淬的铰链,800℃的耐热极限在持续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