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色与深海隐喻
残卷淬火录
嘉靖四十年的秋夜,海风裹挟着咸腥潮气撞在舟山群岛的礁石上。匠作营的淬火声穿透雨幕,与远处传来的浪涛声交织成一曲沉闷的战歌。裴惊云蜷缩在工坊角落,怀中的《火龙经》残卷已被岁月磨得边角毛糙,泛黄的纸页间,祖父用朱砂写下的批注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铜模里的黄铜铰链正吞吐着幽蓝火焰,这是他尝试的第七次九转冷淬。汗珠顺着下颌滴落在操作台,裴惊云却浑然不觉。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行被虫蛀出破洞的字迹——"阴阳相济,方得圆转",这是祖父未竟的火器秘术,也是他十年来魂牵梦萦的执念。
"裴师傅!倭人又在近海试船!"学徒阿福撞开木门,带进一股潮湿的海风。裴惊云的手猛地一抖,淬火钳差点滑落。他迅速将残卷塞进怀里,抓起案头的阴阳膛线雕刻刀。那把刀是他十八岁那年亲手锻造,刀刃上细密的双螺旋纹路,恰似他日夜钻研的阴阳膛线——通过相反旋向的纹路,让弹丸在出膛时获得完美的扭矩平衡。
"走,去了望塔。"裴惊云披上蓑衣,踏入雨幕。远处海面上,数十艘安宅船的轮廓若隐若现。借着闪电的光亮,他看见船头站着个身形魁梧的倭人,月光落在那人腰间的锻冶刀上,折射出冷冽的光。
与此同时,日本博多港的月山锻冶铺内,岛津铁舟正将最后一味秘药倒入陶瓮。硫磺混合着砒霜的刺鼻气味弥漫在室内,他却恍若未闻。"中原的九转冷淬又如何?"岛津铁舟擦拭着祖传的锻冶刀,刀刃上的水波纹映出他疯狂的眼神,"我的硫磺胶泥,定能让那些黄铜化作春水!"
这个痴迷于证明和式冶炼术优越的匠人,早已暗中与葡萄牙商人达成交易。此刻,他手中的羊皮卷上,详细记载着如何将西方化学知识融入传统冶炼。陶瓮中的胶泥开始沸腾,诡异的青灰色泡沫翻涌,恰似他对超越中原技术的渴望。
而在澳门的教堂里,弗朗西斯科修士正用威尼斯分度规测量着佛郎机炮图纸。烛光在他胸前的十字架上摇曳,这位背负着宗教与技术双重枷锁的传教士,试图通过贩卖火器机密来洗刷灵魂罪孽。他珍藏的伽利略温度计玻璃管里,红色液柱随着心事微微颤动。
"主啊,原谅我的罪孽。"修士低声祷告着,将一份关于火药配比的密信塞进圣经。但他不知道,这份密信即将在东海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匠户苏小蛮将磁石校准器揣入怀中,马尾编织的耐热绳在腰间勒出红痕。女扮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