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688(第1页)

1. 解码技术链

熹微谜光

万历二十八年惊蛰,登州城的晨雾裹着硝石气息,将了望塔染成青灰色。崔知夏立在塔顶,狼毫笔尖悬在沙盘上方,迟迟未落。利玛窦赠予的威尼斯水晶三棱镜在掌心泛着冷光,镜身镌刻的"Lux Veritatis"在熹微晨光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句跨越重洋的箴言。

阿砚抱着震颤的青铜仰仪冲上来时,锁子甲上还沾着露水。这台由郭守敬天文仪简化而来的测角装置,天池中的浮箭正诡异地颤动。"沙门岛方向发现异常光纹!"少年参将的声音带着破音,"仰仪显示角度偏移七度,远超常规信号范围!"

崔知夏的瞳孔骤然收缩。她将三棱镜嵌入黄铜支架,十二面副镜在齿轮咬合声中开始同步旋转。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镜面,七色光带如瀑布般倾泻在墙面的《永乐大典》目录轴上。赤光精准扫过"XX7"序列,紫光却诡异地偏移三寸——这个偏差,与三日前密探带回的倭寇新动向情报完全吻合。

"取景德镇青花瓷片比色盘。"她头也不回地吩咐。阿砚迅速捧出檀木匣,三十六片釉色各异的瓷片在雾霭中泛着温润光泽。崔知夏将瓷片逐一比对,突然发现紫光对应的霁青釉瓷片边缘,附着一层极薄的淡红色粉末。用银针轻触,针尖瞬间变黑。

"是砒霜!"阿砚惊呼出声。崔知夏却已抓起算筹,按照解缙编纂《永乐大典》的"用韵以统字"原则飞速推演。当算筹在沙盘上排列出"子部·术数类"的字样时,了望塔突然剧烈震颤。无数道刺目的白光穿透雾幕,在墙面投射出跳动的光斑。

"闭眼!"崔知夏猛地捂住阿砚的眼睛。强光过后,墙面的《永乐大典》目录轴已被灼出焦黑痕迹,而那些光斑竟组成了动态的骷髅图案。她想起《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目盲"病案,那些因直视强光导致视网膜灼伤的患者,症状与此如出一辙。

港口方向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崔知夏举起望远镜,只见海面上漂浮着数十艘明军战船,甲板上的士兵们有的疯狂挥舞兵器自相残杀,有的则对着虚空磕头求饶。倭寇战船的镜面泛着诡异的胭脂红,折射出的光线在空中形成流动的紫色雾霭。

"他们用染毒胭脂涂抹镜面!"崔知夏想起明代"红丸案"的毒理记载。那些致人癫狂的红丸,正是以含砷的丹砂炼制而成。她抓起比色瓷盘嗅闻,果然捕捉到一丝淡淡的蒜臭味——这是砷化物特有的气息。

阿砚摸索着凑过来,双眼已肿得如桃子般:"先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