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赵莽的人设与动机
淬火惊忆
万历二十年冬,军器局铸炮坊的晨雾浓稠如化不开的墨,铁屑混着硫磺气息在雾中悬浮。赵莽蹲在淬火池边,粗布围裙上凝结的盐霜随着动作簌簌掉落,手中铁钳夹着的铜片正滋滋冒起白烟,蒸腾的水汽模糊了他的视线。
池面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泛起涟漪。十二岁那年的场景毫无征兆地涌入脑海——同样是这样寒冷的清晨,淬火池腾起的雾气里弥漫着血腥气。父亲被铁链拖拽的嘶吼声穿透记忆,他清楚地记得,池底沉着的不是铜片,而是半截扭曲变形的炮管残片,断裂处翻卷的铁齿上还沾着凝固的血痂。
"赵小吏!工部侍郎家的公子要看新铸的虎蹲炮,磨蹭什么!"管事的咆哮声惊飞檐下寒鸦。赵莽浑身一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父亲临终前从诏狱传出的血书,潦草字迹在眼前晃动:"铁料...有诈...硫..."墨迹戛然而止,此后再无音讯。
起身时,赵莽的膝盖发出喀嚓声响。他将淬好的铜片放入竹筐,目光不经意扫过墙角堆积的铁锭。新运来的铁锭表面泛着异样的银白,在雾气中透着冷冽的光泽。鬼使神差地,他拾起一块,用铁钳轻轻敲击——"嗡——"沉闷的声响回荡在工坊,如同敲在中空的棺椁上。
这个声音,和记忆中父亲出事那天的炮管残片发出的声响,竟分毫不差。
赵莽的呼吸急促起来。他蹲下身,从怀中掏出利玛窦神父赠送的放大镜。镜片下,铁锭表面细小的气孔如蜂窝般密布,边缘还泛着若有若无的蓝绿色。《天工开物》中"硫入铁则脆"的记载在脑海中炸开,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想起昨夜在书斋翻阅父亲遗留的笔记,泛黄纸页上被朱砂圈出的段落:"十月初三,铁料有异,敲击声空洞如鼓..."
"赵兄弟,看什么呢?"学徒阿福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赵莽慌忙将铁锭踢回原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阿福弯腰捡起地上的放大镜,好奇地对着阳光:"这西洋玩意儿真有趣,能把铁锈看得这般清楚。"
赵莽勉强扯出笑容,伸手去夺:"小心摔了。"指尖触到镜片的刹那,淬火池突然传来喧哗。他转头望去,只见范永斗的管家带着几个琉球商人阔步走来,木箱上"生漆"的封条还滴着新鲜的朱砂。
"让开!"管家的皂靴踢翻地上的铁砧,火星溅在赵莽脚边。赵莽低头,看见木箱缝隙渗出淡黄色粉末,刺鼻的硫磺味混着琉球香料的气息钻入鼻腔。他的目光与琉球商人相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