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惠妃现在要受着这些嫔妃们羡慕嫉妒的眼神, 但她心里也有说不出来的苦。
就在几个月之前,二皇子成人入朝,第一件差事就做出了成绩,惠妃心里是很高兴的,当时惠妃还在福宁宫里跟几个贴身宫女商量着要怎么给她儿子好好庆贺一番,转眼皇帝就过来了。
皇帝久不入后宫,太后怎么劝也不见他动一下,突然就到了福宁宫,惠妃是又惊又喜,甚至有些手忙脚乱的就出去接驾了。
别看二皇子已经到了能办差的年纪,可惠妃入宫早,如今也还不到三十五岁,当然也有承宠的心。主要是现在皇帝子嗣单薄,惠妃膝下虽说有一个二皇子,可终究还是不够稳妥,如果能再多两个孩子傍身,那她当然是不嫌多。
惠妃是满心期待的接了圣驾,谁曾想,皇帝来一趟真就是单纯为了二皇子的事。
二皇子从小谨慎,许是压抑久了,刚入朝便似有大展拳脚的意思。皇帝既是父又是君,有些事不好说,说多了,朝臣们又要胡乱揣测,但若是不说,长此以往二皇子自己性情移转倒也罢了,却苦了朝廷和百姓。
所以皇帝就真的是跟惠妃说说,叫她仔细约束二皇子,别叫他太过于急功近利。
说完话,皇帝一刻都没有多留,又从福宁宫走了出去。
惠妃至此沦为后宫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说,还平白惹了太后不痛快,过了好一段艰难的日子。
她自觉无辜受屈,今日却没想到皇帝在众人面前对她别有心意,心中也期待着能够借着这次机会一雪前耻。
嫔妃们抱着与惠妃相反的心思,屏息等待着周稷说话。
就连太后也看着这个儿子。
太后这样喜欢安阳郡主,其中未必没有她多年没有看到宫里有婴孩降生的缘故,一看到安阳郡主回来,太后就想起她多年前抱着小小婴孩的时候,移情移情,就是这样。
若现在皇帝给她再添个孙儿,叫她好好揉搓揉搓,那安阳郡主就也没那么稀罕了。
周稷侧着脸,他鼻梁高挺,在脸上投出一道阴影:“带了烟犀,琴可曾带着?”
定国公生辰那日皇帝亲临这事周稷不欲声张,当时见到他的人也只有几位国公和两位皇子。这些人知晓皇帝的意思,自然不会往外说,因此后妃们都知晓皇帝赏赐给扶姣一只猫,却不知道其中还有一把凤求凰的琴。
于是周稷说这话半晌也没人反应过来。
直到扶姣又一次从座位上站起,回周稷的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