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一句废话,可这废话从皇帝嘴里说出来,总是让扶姣心中升起淡淡的警惕感。
其实皇帝对扶姣还是不错的,自从扶姣有孕,皇帝的赏赐几乎如流水一样送进东宫,之前不适合将扶姣有孕的事情公之于众时,他还会接着以赏赐太子的名义。
平心而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能对一个太子良娣做到这个地步,虽然大部分是为了扶姣腹中的孩子,也是难能可贵的。
毕竟皇帝的孙子又何止十几个,只是肃王一个人就已经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了,皇帝可不是对每一个儿子的妾侍都这么上心的。
但是扶姣面对皇帝还是始终不能做到放松警惕。
皇帝和皇后还不一样,皇后是一个非常豁达且聪明的女人,她的思想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触碰到这个时代的边界,如果不考虑身份上的悬殊,皇后和扶姣甚至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扶姣能感觉到,皇后对她是很有好感的,这种好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只是在她有孕之后变得更加明显起来了。
皇帝就不一样了,虽然是皇帝亲口下旨册封扶姣为太子良娣,可皇帝看她的眼神与看待一件美丽的物品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在皇帝眼中,扶姣跟一个好用的物件儿差不多,只是现在这个物件儿里装着他期盼许久的宝贝 ,所以他对这个物件才更多了几分宽容。
扶姣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放松。
她可没忘记,皇帝是亲自为姬越定下与扶鸾婚约的人,扶鸾的天生凤命可还在呢。
于是扶姣只是苦笑一声:“回陛下的话,嫔妾与扶侧妃的确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只是嫔妾少年时不在越国王宫,所以与扶侧妃并不十分亲近。”
她将自己与扶鸾之间的恩怨归结于年少时不曾一同长大。
皇帝打量扶姣一眼,随之叹然:“既生瑜,何生亮。”
扶姣全身一麻,笑着装作不懂的样子。
“若当初那谶言……”
皇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再与扶姣说话了。
扶姣心情却有些沉重。
果然,她就知道不可能瞒得过老皇帝。皇帝果然知道她和扶鸾不对付的事了,扶姣不能预料到皇帝会如何。
扶鸾是大国师亲口预言的凤命之女,哪怕为了大周江山,老皇帝也绝不会放任扶鸾去死。所以如果扶姣现在对扶鸾下手,皇帝一定会阻止,说不定还会给她一些警告。
但问题在于,扶鸾与扶姣之间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