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坏水,还是林浩多!(第1页)

这事……也太简单了吧?

林浩觉得这种事根本不是问题。

商业上的比喻……或许显得太过专业,那么在上学的时候,林浩也遇见过这样的班主任,他们经常编织‘别人家孩子’这样的故事来激励班上的学习的啊。

不仅班主任会这么做,家长也会这么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孩子,谁谁谁家的孩子多厉害多厉害,多给父母脸上争光,你看看你……

巴拉巴拉一大堆,说的都是有的没的。

等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编撰出来的,去找父母理论,他们却还振振有词:这不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吗,好好学习又不是为了我们……又是巴拉巴拉一大堆。

很快就会发现,父母叮嘱自己、不让自己做的事情,长大后就会发现他们都在做。

做生意……也是如此。

找不到合适的生意人,难道不会编出来几个生意人吗?

做人怎么可以那么的实兴?

曾思过一开始还很担心,但听到林浩的话以后,曾思过有点愣神。

怎么创造出竞争对手?

虽然不明白,但曾思过觉得稳如泰山了,林浩有办法,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曾思过在林浩面前,像一位渴求知识的小学生:“都督,您所谓的,创造竞争对手是什么意思?”

“编啊!”

林浩看着曾思过,“这还不简单吗?只要这些人,能把你想要的价格给降下去,那不就达到目的了吗?”

编几个竞争对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托,让他们去和益州的商人去谈判。

商人嘛,就是为了利益。

找几个托,编出来几个竞争对手,把属于商人的利益盘剥下来一两成,这就达到目的了啊。

大唐还不明显,后世这样的事情不是经常干?巴拉巴拉……连电视剧里都可以这么演,别问林浩是怎么知道的。

曾思过觉得林浩所说的解决办法很好,但其中所包含的问题也非常的明显:“可是……万一,益州的商人不干了呢?他们走了,我们找谁去干活?”

“这就是你的手腕了,你觉得剥下来多少合适?一成?两成?还是半成?”

林浩没有告诉曾思过一个标准的答案,他又不是机器猫,对方有什么问题他都能解决,现在是曾思过来解决问题,照着葫芦画瓢没问题,但你照抄答案就不好了。

抄答案,锻炼曾思过的意义何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