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大唐最大的缺口。
这个人才不单单指读书人,而是各行各业的人才。
他们单个存在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各大世家或者商人们把持着,他们花大价钱把人培养出来,然后再让人才们把之前培养他们用的费用给挣回来。
如今,幽州也想要这些人才,那以后做生意还怎么做?
常任的条件,让这个生意做起来……好像不管赚多少钱都会亏本。
包括其他的益州商人在内,他们也有些觉得,常任如今说的生意,并不是好生意。
好像真的会亏本!
可是,那位益州商会的话事人在稍稍犹豫一番后,对常任询问道:“大人,您所说的每年五十万贯的生意,可以做多久?”
常任似乎早就会料到他们会这么问一样,很严肃的说道:“五年之内,生意只多不少!”
但五年之后,就不一定了。
几乎所有商人都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觉得这个生意就算是维持了五年,都不见得真正可以赚钱。
因为过了五年以后,生意好像就没有了。
这是最尴尬的。
可是,这位益州商人似乎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一样,稍作犹豫以后,他便非常有信心并且有决心的对常任说道:“好,这门生意,我们益州商会接了!”
说完以后,丝毫不介意旁边商人拉他袖子的举动,依旧说道:“质量依旧和之前的承诺一样。”
“好!”
常任就喜欢和爽快的人打交道,然后说道:“未来幽州生意中的农具这一块,我可以允诺你最少占三成!”
“这个未来,在没有任何差池的情况下,无期限!”
嗯?
这是啥意思?
以后幽州的农具生意,还有更多吗?
常任说的不清楚,但正是这种不清不楚,才最让人心中感觉到这门生意非常好。
其他商人的眼睛带着迷惑和明亮。
有胆子比较大的商人开口询问:“常将军,未来的生意,能否解释一下?”
“不好意思,我只是个带兵打仗的,做生意我不是很清楚。”
常任却摇摇头,“我之所以会允诺,是因为在和都督一起吃饭时,听到过老曾和都督的商议,这位商人给予了我们幽州方便,我们必然不会慢待他。”
嗯?
我屮!
还有这种好事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