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屋藏娇的稚子婚
汉高帝十年的长安宫城落满梧桐叶,五岁的张嫣跟着母亲鲁元公主入宫,裙摆扫过丹陛时,撞见舅舅刘盈在追一只白猫。
“嫣儿来了?”刘盈蹲下身,把刚摘的桂花插在她发间,“看舅舅给你捉了只雪团儿。”
张嫣抱着白猫,仰着小脸看他——这是她第一次觉得,做皇帝的舅舅比龙椅上的金漆更温暖。可三个月后,祖母吕雉的懿旨就砸破了这暖意:“鲁元公主之女张嫣,贤淑聪慧,可立为孝惠皇帝皇后。”
婚典那日,张嫣穿着十二幅刺绣的翟衣,被侍女抱上凤辇。她不懂“皇后”意味着什么,只记得母亲抱着她哭:“嫣儿,别怪祖母,这是为了吕家……”
喜烛高烧的坤宁宫,刘盈掀开她的盖头,看着眼前这个尚带奶气的外甥女,手僵在半空。“嫣儿,”他声音沙哑,“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张嫣咬着唇,把脸埋进他袖间。她闻到他身上熟悉的墨香,像以前在东宫听他读书时一样。可那晚,刘盈只是在她身边铺了锦被,讲了一夜的《诗经》,直到天亮时,她才发现他在软榻上坐了整晚。
第二章 椒房殿里的青灯影
张嫣做皇后的第三年,开始学着打理六宫。她跟着吕雉视察织室,看见宫女们在织锦上绣“长乐未央”,突然问:“祖母,舅舅什么时候才会来坤宁宫?”
吕雉正在挑拣珍珠,闻言冷笑:“皇帝忙国事,你管好自己就行。” 张嫣看着祖母鬓边的金步摇,想起母亲说的“吕家需要你做皇后”,默默攥紧了袖口。
十五岁生辰那天,刘盈偷偷带她去上林苑看萤火虫。他把一盏琉璃灯递给她,灯影里有只绣金凤凰:“嫣儿,以前总抱你骑在肩上看灯,现在你都长这么高了。”
张嫣接过灯,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批阅奏折磨出的。“舅舅,”她终于问出憋了三年的话,“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做皇后?”
刘盈猛地转身,看着未央宫的方向,那里有吕雉的眼线。“嫣儿,”他声音低得像叹息,“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怎么会……” 话没说完,就被随侍的太监打断:“陛下,太后请您去长乐宫议事。”
看着刘盈匆匆离去的背影,张嫣握着琉璃灯,灯油烫到指尖也不觉得疼。她想起大婚那晚他讲的《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原来他的“伊人”,从来不是她这个外甥女皇后。
第三章 鸩酒案后的守贞誓
刘盈的弟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