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汉宫残阳:汉献帝刘协的傀儡春秋(第1页)

第一章 洛阳宫变龙椅寒

中平六年的洛阳城飘着血雨,九岁的刘协躲在永乐宫的柱后,看着舅舅何进的脑袋被宦官张让扔出宫门。宫墙外,董卓的西凉兵正撞开朱雀门,甲叶摩擦声像无数毒蛇吐信。

“协儿,快跟我走!”董太后拽着他的手,却被张让拦住。刘协看着这个平日里对他和颜悦色的太监,此刻脸上涂着血污:“陛下在北宫,陈留王跟我来!”

混乱中,他被张让裹挟着逃出宫,却在北邙山遇上董卓的大军。董卓提着画戟逼近,马蹄踏碎了清晨的薄雾:“当今皇帝何在?”

少帝刘辩吓得瘫软在地,唯有刘协上前一步,声音清亮:“董将军,天子在此。吾等遭十常侍之乱,幸得将军相救。”

董卓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虽年幼却气度不凡的陈留王,又看看一旁瑟瑟发抖的少帝,眼珠一转:“陛下受惊了,臣护驾还宫。”

回宫的路上,刘协看着洛阳城的断壁残垣,想起太傅杨彪教他的《公羊春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可现在这“天下”,却像他手中的玉佩,随时会被捏碎。

不久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为帝。登基大典上,他坐在冰冷的龙椅上,看着阶下董卓嚣张的背影,突然明白:这龙椅不是荣耀,是囚笼。

第二章 李郭乱政傀儡泪

初平元年,关东诸侯以袁绍为盟主,起兵讨董。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带着刘协迁都长安。车架行至渑池,刘协看着身后熊熊燃烧的宫城,泪水滑落:“董贼!你毁了我的家!”

“陛下息怒,”侍中杨琦低声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在长安的日子更难熬。董卓被吕布诛杀后,李傕、郭汜又把持朝政,他们的士兵在城里烧杀抢掠,甚至冲进皇宫抢粮食。有次,刘协看见几个士兵抬着太官署的酒肉走过,气得浑身发抖:“杨琦,传朕旨意,命李傕约束士兵!”

杨琦苦笑:“陛下,李傕说……‘陛下饿了,自去民间求食,何需问我?’”

刘协猛地砸翻了案几,竹简散落一地。他想起父亲灵帝曾说:“汉家天下,如日中天。” 可如今,这“中天之日”却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

兴平二年,李傕与郭汜内讧,长安城里战火纷飞。刘协趁机带着群臣出逃,一路上缺衣少食,侍从们饿得啃树皮。他脱下龙袍,交给皇后伏寿:“拿去换些粮食吧,给大臣们吃。”

伏寿哭着摇头:“陛下,这是您的御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