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夷狄的使者,之所以没有站出来,履行盟约,去威胁大明皇帝。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想看大明皇室之间的倾轧和争斗。
另外一方面也如几个藩王估计的那样,阁老——于璞许诺了他们很好的条件。
比如,开放长城境外的市场,允许大明的商人与他们交易粮食,布帛等物品。
当然,于璞之所以敢私自许诺这些,也是沈言,韦小宝授予他的。
若非他们二人在后面为他撑腰,他焉能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
要知道,以自己老师为首的内阁首辅,可是一直主张闭市的。
理由无非是重农抑商,抑制富商大贾,防止夷狄渗透等。
这也是为何,于璞的理念与自己的老师不同之一。
在针对这些夷狄的策略方面,他倒是很欣赏沈言、韦小宝的理想:恩威并济,双管齐下。
而且,按照于璞的计算。
与四方夷狄开启互市,大明并不赔本,非但不赔,而且,每年还能为国库增收六百万的银两。
唯一的一点,就是防止这些夷狄,打劫,洗掠,骚扰边境。
针对这一点,沈言、韦小宝,英国公,于璞也曾商议了一番。
那就是在国宴之后,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军演,展现大明的国威,震慑四方夷狄的使者。
可以说,每一步的计划,都在按照沈言的思路走。
大殿上,于璞感叹不已。
虽然昨天,他心中对于与沈言,韦小宝结盟,还有些耿耿于怀,但今天已经完全释怀了。
甚至,暗自庆幸不已。
因为,正是因为沈言的出现,才让他看到了自己抱负和理想有希望实现的曙光。
这位阁老再看向大殿上那个十七岁的少年时,眼中已经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之情。
与此同时,几个藩王都被锦衣卫带离出了大殿。
从他们失魂落魄的身影中,可以看出了他们惶恐和颓废。
其实,这一切都在沈言的预料之中。
不过,他本以为这场宴会接下来便可以如期举行了。
可谁知,无论是沈言,还是韦小宝都小看了这些夷狄使者的险恶用心。
只见一个瓦剌的使者,突然站起,向大明皇帝一礼之后,便道。
“大明皇帝陛下,我等有幸目睹圣颜,深感高兴。不过,怎么没见太子殿下?”
说完,他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