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受到了临安城文武官员,豪门权贵、以及老百姓们最高规格的迎接。
当他们进入城中之时,数十万的百姓,自发地来到街道两旁,欢呼着沈言的爵位。
“武国公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般的喊声,震天的响。
可以说,临安城这数百年来,还没有哪个人受到百姓的如此礼遇。
六十年前,曾下过江南的大明皇帝,都没有受到过百姓如此迎接。
这是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敬意和仰望。
按照临安知府黄塘的说法,官府从未让百姓们出来迎接。
这都是他们奔走相告,而后自发出来瞻仰下大明武国公风采的。
与此同时。
临安城的周芷若,仪琳,双儿,心中也都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
自己的心上人,能被人如此的敬仰,她们亦是与有荣焉。
临安,行宫。
双儿惊喜地奔出,迎接沈言的回来。
周芷若,仪琳拘谨地跟在身后,巧笑焉兮,痴痴地望着心上人。
虽然刚分离没几日,她们却感到似乎好几个月那么久远了。
“大功告成。”
沈言看着三女,笑道:“休息一日,明日带你们回京城了。”
三女听了又是期待,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因为她们早已听说,在武国公府里,已经有了数位绝色美人在那里了。
她们跟着回去,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敌视她们?
当夜,沈言又被那临安知府,请出去参加了一次盛大的庆功宴会。
一直到深夜方才回来。
翌日一早,他们便踏上了归程。
沈言本以为能轻松地离开。
谁知,不知哪个人又透露出去了。
临安城的百姓,又齐聚道路两旁,为其欢送。
甚至,有些乡绅,还为沈言制作了万民伞,以此歌颂他的功绩。
送行的队伍,延伸十多里长。
直到出城很远,一行人才真正意义上的踏上了归程。
“公子爷,这一路走来,我们还真不容易。刚开始的时候,恼我们来的,是这临安百姓,谁知,到了最后,最舍不得我们离开的,还是他们。”
老瘸子感叹道。
“是啊,这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只要你用心待他们,他们则会用真心回馈。”
沈言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