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看着儿子一头睡了过去,疲累的小脸放松下来,周兰兰给他掖紧被角,又加了满满的柴火,才悄悄走进堂屋。
屋里,婆婆正低着头数家里的钱,数一张舔一下嘴唇。
脸色不太好看。
周兰兰揪了下手指,想问又不敢问,她俩,要不要趁年前再安排去看书文一趟,给孩子送点厚被子厚袄子。
“那个,妈——”
还没问出口,她妈就把钱全塞兜里,站起身:“这些钱我全拿走了,攒着年后安排书言去城里,你再看看,能不能再扒拉些七大姑八大姨借钱,鸡毛蒜皮的也行。”
吩咐完,林月如正要出门,胳膊却被狠狠一拽。
迎面而来是儿媳妇满脸惊惶的脸:“妈,这不是攒着给书文打点的吗,能让他少关两年啊。”
怎么就变成送老大上学的呢?
“书言已经出来了,我们好好攒钱打点书文出来,之后上学不上学再慢慢商量好不好,妈,你不能这么偏心,书文会难受的!”
林月如一咬牙,一把甩开了她的手,压着声音:“你这话说的,我不心疼孩子吗。”
“但你没钱,孩子不念书,就一辈子只能做泥腿子;倒不如让聪明的一个有前途,托举咱家起来,到时候老二躺着也能享福,蹲局子算啥。”
“听我的,好好想想吧。”
她恨铁不成钢看了儿媳妇一眼,匆匆走出了门。
她心里难道不难受吗,两个孩子都是肉,活生生揪下来一块。
要说也怪书文自己,要是当时不闹着指认他大哥,不想着家里,也不会害得他大哥被关这些日子,说不定都不用花这些钱。
看着婆婆的背影,周兰兰呆呆倚在门框上。
是这个道理吗?
可是,比起看孩子出人头地,她只想守在两个孩子身边,给他们做好吃的,看着孩子长大成家,跟这里无数的普通庄稼汉一样。
婆婆,咋就心那么大呢。
没人注意到,卧室里,本该熟睡的少年手紧紧攥在了一起。
村里人多嘴杂,张起也很快知道了,赵书言被放回来的消息。
他挠挠下巴:“真没想到,本来被定了无罪的赵书言被多关了这么久,也亏赵书文那小子有血性,死活扛着不认罪。”
赵家两兄弟,他以前印象也是,哥哥聪明优秀,被精英主义灌大的孩子,赵书文光名字文了,人野爱惹事,就是个跟哥哥身后的跟屁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