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提剑入京,天下安稳【6k】(第1页)

一旁的陈况看着这“太宗手书”,只见其上谆谆些许言语,姿态放的很低,甚至可以说是用恳求的话语,询问陈氏能否再给刘氏一个机会。

陈况的心中十分复杂。

他知道,太宗皇帝这是在打感情牌,希望陈氏能够吃这一套。

但.....

陈况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名垂青史的皇帝,为了自己不争气的后人,而无奈之下,或是在夜色烛火之中,或是在一片暗沉之下,写下了如此的手书.....

这是何等令人心中悲戚的事情呢?

但陈况却并没有代替陈渊做出决定,自十几年前,他与陈渊谈完了之后,便将陈氏的一应事务全都交给了陈渊。

此时此刻,虽然他是“官渡公”,但陈氏家主却并不是他,而是陈渊。

他心中有些许犹疑不定,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出言劝说一下自己的儿子——毕竟这个儿子太年轻了,没有监国刘氏英明神武的皇帝,或许对太宗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

可实际上.....

此时此刻,看着这手书的陈渊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快要掉落下来了。

这是感情牌。

陈渊知道。


这是太宗皇帝为了恳求陈氏继续帮助刘氏的一道感情牌。

陈渊也知道。

这是刘恒思虑再三之后为刘氏的不肖子孙留下来的一个保障,目的便是为了安抚陈氏,其中的政治意外大于感情象征。

陈渊更是知道。

但......

陈渊依旧是心中伏念万千。

是啊,斯人已去!故人已去!

“陈渊”或许不会因为这一道手书而感动,但是“陈成”却会因为这一道手书而感动,因为太宗文皇帝乃是他的弟子啊!

他在历史中的时间太久了,太久了,久到了人的灵魂已经苍老,久到了他自己以为自己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情绪晃动的时候,这封手书出现了。

事实上,刘恒的目的、政治意味、以及功利性陈渊都明白。

但这并不代表陈渊不会因此而感动。

这很简单——当年的刘恒是真的将“陈喜”当做是自己的老师来恭敬对待的,即便是偶尔有些许的“试探”,也更像是师徒之间的玩笑把戏,谁也不会觉着对方会栽在其中。

如师如父、亦子亦知交。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和你更像是父子、好兄弟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