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马英改变的第一步(第1页)

“此处便是那从府衙出发前往京城的官员之人,身上自是携带着那文书要呈见的。

其路途之中自是会经过各处驿站,还有各卫所歇脚休息之时,若当地驿站卫所,纷纷做此记录:日期、时间,还有他们身上所携带物资的具体情况。”

随后记录而下整理成册,放到各处卫所还有驿站的档案室内。紧接着……直到这第二根筷子的官员来到了京城之处。”

马英言及于此,又指向了第三根筷子,而第二根筷子已被她轻轻拿起,放到了这第三根筷子的旁边。

“到了这吏部户部之内,以此交接。”

“如此一来,府衙之内有一份文书,各处的驿站卫所,则是文书的相关记录,而前行官员身上,同样有着文书的副本。

等来到了这京城之内的户部,官员拿着副本同户部之边的官员开始接下来的章程,再加上每过一段路程这物资的大致消耗量。

譬如粮食,每行十里会消耗多少半粮食,中间的民夫、赶车徭役之人,还有这车牛马,又该花销多少,都要有个大致的预估数目。”

“这般种种,文书之惑亦可解,陛下的担忧或许也能大大减少,官员想要在其中贪污难度大大提高。”

“陛下放心,这牵连之事不也就到此为止了吗?”

马英将一切缓缓道来,所说的不过也就是那三联票据之法。

放在后世,但凡大一点的项目,几乎每一个小集体都在商用,为的也就是整个项目的具体运转,能够方便稳定的进行下去。

一旦出了差错,其责任也能落实到具体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某个流程环节的上面去,然后经过整改。

最好能让整个整体项目再度高效的运转下来。

放到后世再为正常不过。

可放在当下这大明洪武朝,还真是令这饭桌上的马家三人全都齐齐震惊了一脸。

“妹子就是妹子!”。

朱元璋心中默默自豪。

马学祥瞠目结舌,看着马英的目光充满了惊奇。

他读书已有数十载,为官也算有了数月。

可莫说是他。

哪怕是翰林的那位大学士刘三吾,恐怕也想不出这道看似简单却实则充斥着玄奥之处的办法来。

这办法未曾提出之前,没人能够想得到;提出之后,看上去好似也就那般,但实则一点也不简单。

否则这满朝文武诸臣,又岂会没人能想得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