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这简直是噩梦再现!(第1页)

朱元璋听后非但未释然,反而神色复杂地摇头。

“我顾虑的不是功高盖主,而是别的。”

马皇后见朱元璋至此仍未吐露真言,便知或许自己不应多问。

实际上,朱元璋确实在此事上纠结。

他方才所言非虚,真心觉得胡惟庸已无需担忧功高盖主。

因其懒惰至极,即便真到了“功高”之时,也懒得出来“盖主”。

这点,朱元璋确信无疑。

近年来,胡惟庸的懒散形象深入人心,无人能不信。

然而,朱元璋仍有忧虑。

那便是,胡惟庸名声若太好,该如何是好?

他本未虑及此,但马皇后之言提醒了他。

如今胡惟庸在民间已声名显赫,甚至有众多信徒为其长生牌位上香。

若再让他在士林中声名鹊起,

将来是否会出现一呼百应之局?

他不得不防!

带着这份纠结,次日朝会上,朱元璋不待众人发言,便率先开口。

“嘿,借此良机,有件事情想与诸位商讨一二。”

“关于即将来临的科举考试,诸位以为何人担任主考官最为合适?”

“大家不妨各抒己见,推荐一番!”

此言一出,众人皆精神一振。

主考官之位,若非霉运当头,必是益处多多,难寻弊端。

一旦担此重任,便可收揽门生,实乃美事一桩。

此等人脉,不仅惠及自身,更能荫及后代。

故而,朱元璋此言一出,众人兴致盎然,再无矜持。

自荐、举荐、互推、诋毁、反驳……

顷刻间,朝堂之上,喧嚣一片。

利益在前,犹如肥肉在案,谁愿轻言放弃?

然而,能参与此番争夺者,毕竟寥寥。

品级、声望、出身,若不达标,贸然出头,只会徒增笑柄。

但观那些入围“终选”之人,朱元璋总觉得不甚满意。

也不能说全然不满,只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见朱元璋犹豫不决,那些机敏的大臣顿时心领神会。

看来,这位皇上对所有人都不甚满意啊。

那……是否该趁机而动?

尽管朱元璋多次告诫,勿要揣测圣意。

但为官者,谁无进取心?

有进取心者,岂能不探知皇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