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嫂子走亲戚(第1页)

在物资筹备阶段,傅友德礼遇贤士,这些人提供了诸多琐碎乃至离奇的建议。对于私人船队或许会犹豫,但对傅友德这位有整个大明为后盾的老将而言,他的态度是:凡言有用,皆予采纳。

老文书配合傅友德,将一众有经验之人汇聚一堂,旨在记录、总结他们传授的种种经验,每日呈报于傅友德案前。此乃傅友德自我设定的学习任务,他不愿对一切茫然无知。

与此同时,筹备人员物资之余,还备有诸多商品。此番无需他人协助,因将作监积压着众多瑕疵物件,弃之可惜,售之无门,非皇家专供,无违例之处,只因种种缘由留下瑕疵。朱元璋慷慨地将这些库存转予傅友德,而傅友德欣然接受。

虽非商贾出身,但傅友德历经战阵,深知交易之道。他深信,无论对方喜好与否,关键时刻总能迫使对方给出一个公道的价钱,对此他颇有心得。

傅友德一行悄然启程,应天府众人浑然不知,大明洪武年间首支官方海贸船队已扬帆远航。此番顺利成行,多亏大明水军基础犹存,否则船只难以凑齐。

傅友德自老海员处获取充足信息,加之朱元璋赐予的地图,信心倍增。他视此行并无难处,计划先抢占一地,既便于日后停靠休整,又利于交易,毕竟在自己的地盘上交易,无人能征税。

作为一名资深军人,傅友德唯有躺在自己的营地,那块属于他的土地上,方能感到心安。

王都的繁华,他毫不在意。

傅友德正是凭借着这份谨慎,才得以存活至今。

望着辽阔的海面,傅友德心中涌起豪情万丈。

尽管他尚未完全洞悉朱元璋的全盘计划,但他清楚,至少在海军建设上,他已遥遥领先。

未来若势力壮大,他人皆需在他的麾下虚心求教。

而且,开拓了这片海域后,他也有了更多机会获取军功。

这让他怎能不心满意足!

正当傅友德满怀信心地踏上征途时,毛骧悄悄靠近朱元璋,低声禀报:“皇爷,傅大将军近日已率军出征!”

朱元璋闻言一愣,随即回过神来。

哦,是他让傅惟学率军出海探险的。

然而,他只是稍微想了想,便没再多想。

毕竟,经过几日,当初被胡大老爷煽动起的热情,已渐渐平息。

在亲眼见到胡大老爷口中的金山银海之前,朱元璋对海上贸易始终保持着淡漠的态度。

既然傅友德已经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