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征南伊始(第1页)

十二月十九日。

郭荣任命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州、寿州等行府事务,任命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都部署,督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名将领来攻伐南唐。

果如先前安排,赵匡胤此番得偿所愿,随李谷一同领兵,即将奔赴征伐南唐的前线。行辕之中,军卒正忙着清点粮草器械,空气中满是整装待发的肃然气息。李谷望着身旁一身戎装、精神抖擞的赵匡胤,缓缓开口问道:“赵都虞侯,此番出征南唐,事关大周疆土拓展,你常年领兵征战,对这一战可有什么想法或对策?”

赵匡胤闻言,先是上前一步,对着李谷拱手行礼,随即直起身,目光锐利如锋,语气笃定地回道:“李相公,兵法有云‘守江必守淮’,南唐倚仗淮河天险抵御我军,此乃他们的根本防线。末将此前暗中打探得知,每年寒冬时节,淮河水势渐浅、部分河段甚至干涸,南唐人素来会在此时调兵驻守淮河沿岸险要处,称之为‘把浅’,以此阻挡我军南下。”

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振奋:“可如今情况不同——据细作回报,寿州监军吴廷绍竟认为近来边境太平无事,‘把浅’之举不过是白费粮草、空耗兵力,竟已下令将淮河沿岸的守军全部撤回!此等决策,于南唐而言是自毁屏障,于我大周而言,却是上天赐予的良机,简直是天助我军!若我军趁此时机,迅速集结兵力,从淮河浅滩处突破,定能打南唐一个措手不及!”

李谷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道:“看样子你倒是下了些功夫的,若真如你所言,吴廷绍撤了‘把浅’守军,这确实是我军出征的最佳时机。看来此番带上你,倒是选对了人。”

赵匡胤连忙躬身道:“末将不过是尽分内之事,具体进军方略,还需李相公统筹定夺。末将定当领兵在前,为大周扫清障碍!”

“好了,淮河防线与寿州一带的军情动态,你多上心盯着,细作传回的消息要及时汇总,若有任何异动,第一时间来报。我还有些关于粮草调度与先锋部署的事,要与王彦超商议,你先去忙吧。”

“是,李相公!”

……

李谷率领大军南征,消息传到杨骏府中时,府内书房里的赵普与楚昭辅二人,脸上满是按捺不住的焦急,来回踱步的脚步都比往日急促了几分。

二人本是从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帐下投效而来,一身本领皆在军政筹谋与事务调度上,当初离了边关来汴京,便是抱着随主建功、一展抱负的心思。如今大周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