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幼时曾在清流山附近居住过数年,对这一带地形还算熟悉。”
赵普走到舆图前,指尖指向清流关背后一片未标注路径的山林:“这清流山背后,藏着一条废弃的山间小径。此径早年是山民砍柴采药的便道,后来因山路崎岖、常有野兽出没,渐渐无人行走,如今怕是早已被荒草掩盖——就连驻守清流关的南唐军士,也未必知晓这条通路。”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笃定:“眼下正值雨季,山中涧水大涨,若咱们派一队精锐,从这条小径悄悄绕到清流关后方,再趁着涧水湍急之时,扎木筏浮水而下,便能直抵滁州城外。届时正面大军再佯攻清流关,吸引守军注意力,咱们绕道的人马便可趁其不备突袭滁州,一旦滁州城破,清流关守军没了后路,不战自溃,滁州自然唾手可得。”
杨骏闻言,眼前一亮,连忙俯身细看舆图上赵普所指的方位,又转头看向熟悉本地地形的斥候:“可有此事?清流山后真有这样一条小径?”
斥候仔细回想片刻,点头道:“末将早年巡查时,曾听当地老猎户提过,说山后有条荒径,只是从未敢深入探查。若赵判官幼时住过此地,想来不会有误。”
曹彬当即抚掌赞叹:“此计甚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既避开了清流关的天险,又能直捣滁州腹地,比强行攻关稳妥得多!”
王审琦也附和道:“就依此计!我愿率领一队精锐,走小径绕后!”
杨骏站起身,眼中已没了此前的凝重,取而代之的是果决:“好!便按赵兄的计策行事!曹彬、韩重赟,你们二人率领主力,在清流关正面扎营,每日佯攻,务必将守军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王审琦、李继勋,你们挑选三千精锐,随赵普走后山小径,务必隐蔽行踪,待抵达滁州城外,即刻发信号与正面呼应;王仁赡,你留守大营,看管粮草与器械,防备南唐援军偷袭。”
“遵令!”
……
清流关内!
风卷着旌旗猎猎作响,皇甫晖手扶垛口,目光投向数里外周军扎下的营帐——连绵的营寨如长龙般盘踞在山脚,炊烟袅袅升起,隐约能看到兵士在营中穿梭操练,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锐气。他侧头看向身旁的都检姚凤,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你可知晓,此番统领周军的那员小将?听说可不是寻常人物,先前正阳关之战,那刘彦贞,就是栽在他手里。”
姚凤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眉头紧紧皱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