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官逼民反:星火可以燎原(第1页)

青州城外,二十里的乱葬岗上。

新坟的土还泛着潮湿。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蹲在坟堆间,用木棍掘着刚埋下的薄棺。棺盖掀开的瞬间,腐臭味混着热浪扑面而来。

"还......还软和。"领头的汉子喉结滚动,手里的柴刀在晨光中发颤。

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一队差役举着火把冲上山坡,为首的捕头厉声喝道:"大胆!刺史大人明令禁止——"

话音戛然而止,捕头的眼睛瞪得溜圆。那些跪在坟前的饥民慢慢转过身,手里握着带血的柴刀,眼睛里泛着野兽般的绿光。

这不是他熟悉的顺民,这是......饿疯了的野兽。

——

淄川县,建在城北高地的官仓。

三丈高的围墙上,全是持弩的卫兵。这天清晨,守仓的队正发现城外官道上腾起奇怪的烟尘。

"不是沙暴......"他眯起眼睛,"是......是人!"

只见,成千上万的灾民像潮水般涌来:有人推着独轮车,车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老人;有人背着竹筐,筐里装着饿得哭不出声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锄头、镰刀,甚至只是削尖的木棍。

"放粮!"人群最前方的老秀才举起枯枝般的手臂,"《周礼》有云,荒政十二,首在散利!"

回答他的是弩箭破空声。

老秀才低头看着胸前突然多出的箭杆,缓缓跪倒在地。这个动作像是某种信号,饥民们突然发出非人的嚎叫,冲向官仓大门。

"反了!反了!"县令在城楼上尖叫,"快调府兵!"

但府兵早就逃了一半,因为他们的家眷也在饿肚子。

暴乱蔓延到第三个县时,一支插着雷纹旗的车队出现在官道上。押车的汉子们既不躲也不逃,反而在路边架起大锅煮粥。

"雷神有令。"领头的汉子敲着铜锣,"助义军者,全家免赋三年!"

饥民们围着粮车,看着白花花的米粒倒入锅中,香气勾得人发狂。有个孩子伸手想抓生米,被母亲一把拽回。

"别急。"发粮的汉子塞给孩子一块饴糖,"雷神说了,等打下官仓,人人有饱饭吃。"

消息像野火般传开。

当朝廷的讨逆军赶到时,整个淄川县已经换了旗帜。城头上飘着的不是义军的破布,而是绣着闪电纹样的靛蓝大旗。

——

太极殿内,铜鹤香炉被踹翻在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