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崔莹篇(六):放下执念与心安相伴(第1页)

心态的转变,带来了行为的改变。

——不再争抢,不再算计。

我收起了所有刻薄的言语,拆解了心中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文渊阁的门庭依旧不算热闹,但我学会了在宁静中自处。

【收敛锋芒,学习平和。】

我努力收敛起属于崔莹的锐利棱角,学着像冯婵那样,让眼神变得柔和,让语调变得舒缓。

我知道我永远达不到她那如深潭般的宁静境界,但我愿意尝试,只为不再让戾气蒙蔽自己,也......不再刺伤他。

【尝试欣赏。】

我强迫自己,至少在目光掠过萧玉时,承认她那无可争议的美貌确实是上天恩赐;在听到程铁环那毫无顾忌的爽朗笑声时,承认那份未经雕琢的赤诚确有动人之处。

心中的芥蒂仍在,但那份想要摧毁的恶意,已渐渐平息。

【重拾所爱,只为悦己悦君。】

我重新铺开宣纸,研墨提笔。

诗词歌赋,丹青水墨,不再是争宠的工具,而是滋养我心性的甘露。

有时陛下处理完繁重的政务,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会信步走到文渊阁。

我不会再刻意献上什么,但若他偶尔看到我案上未干的墨迹,问起一句:

"爱妃近来又有新作?"

我便坦然奉上,不再期待惊艳的赞美,只求那字里行间、笔触墨韵中的意境,能为他拂去片刻的疲惫,带来一丝宁静的享受。

这,便是我能给予的、最真诚的解忧。

我的核心诉求,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

只求陛下在这芸芸后宫、万千佳丽之中,还能记得有崔莹这么一个人。

记得她曾以才情名动长安,记得她曾迷失于嫉妒的深渊,也记得她如今努力改变的笨拙模样。

给她一席容身之地,让她能在这深宫之中,默默地、深情地凝望着他,陪伴着他,见证他永恒的辉煌。

——这便是我余生所求的全部圆满。

陛下的敏锐,远超我的想象。

他察觉到了文渊阁气场的微妙变化,如同最老练的园丁能感知每一株花木气息的不同。

我的才情,在褪去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后,反而显露出更为沉静内敛的光华。

一首偶然写就的咏史诗,不再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透出对兴衰的洞见;

一幅描绘秋日庭院的工笔,不再追求形似,而是捕捉住了光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