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宦游,还是商游,或是游学,最怕的莫过于走岔了方向,“厄于歧路”。
程图路引就是大明代士商出门旅行的必备之物,路程书里不仅包含交通地图,还标注有里程驿站,以及沿途的地形、店舍、风景名胜、猛兽,甚至强盗的出没情况等。
“士大夫得之,可为四牲览劳之资;商贾得之,可知风俗利害。入境知禁,涉方审直,万里在一目中,大为天下利益,实世有用之书”。
真正是一书在手,天下我有。
“轰隆隆!”
天色陡然一暗,雷霆大作。
斛伯从马背上下来,拿过程图一看,“这雨说来就来,客栈距离还有一堠,怕是到不了了,倒是这伏虎寺,就在附近不远。”
李步蟾牵过缰绳,毫不迟疑地往前方山径走去,“斛伯,咱们今晚就借宿在这伏虎寺了。”
这雨来得甚是急切,刚上山径,雨点便零星落下,打在山中树木之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少爷,紧走两步,就在前头了。”
斛伯撑开一把雨伞,遮在李步蟾的头顶,眯着昏花的老眼向前方张望。
李步蟾搂着青钱的脖子,安慰两句,顺着斛伯所指方向看去,前头不远的半山腰处,一座灰瓦黄墙的寺庙,隐在雾霭之中。
山门上的匾额已经斑驳不清,隐约可见"伏虎禅院"四个大字。
两人一马,沿山径而上,亏得山雨刚发,山中尚不泥泞,走起来甚为轻便。
等他们走到山门,又是一道雷霆劈下,将阴黯的山间,照得惨白。
“正是山水有相逢,这不是步蟾老弟么?”
风雨之间,陡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李步蟾转身一看,山门殿中站着个身着湖蓝长衫的书生,手中的油纸伞撑开放在地上,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哈哈,我道是谁,原来是江案首,缘分缘分!”
这人是江盈科,李步蟾半熟不熟。
此次安化县试江盈科发挥上佳,力压李步蟾取得了案首。
据石安之所言,江盈科的四书题不如李步蟾,但他的五经题选的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这题出自《尚书》,比李步蟾选的《春秋》题要难,而江盈科破题特别巧妙,是"帝尧之德,始于明俊而及于亲族,盖明德者,齐家治国之本也",与大礼议的背景特别贴切,故而让他取了第一。
后来两人在潘彦的婚礼上也见过一次,不过李步蟾跟此人气场不合,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