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靖凌返回长阳,刚到城门口,就见到了等候多时的东方辞。
“东方先生,你是在等我?”
他翻身下马,迈步走到东方辞身边。
“公子,一路可还顺利。”东方辞关心。
萧靖凌点头:“京都到长阳,都是我们的地盘,自然是没人敢在半路闹事。”
“先生早早在此等候,可是有重要的事?”
东方辞淡然一笑,也不隐瞒:“公子离开这些时日,确实出了些事,想要听取公子的意见。”
萧靖凌并不着急,走进城内,随意在街边一家摊子旁落座。
“店家,来三碗馄饨。”
要了吃的,萧靖凌看向坐在对面的东方辞:“直说便是。”
东方辞解下腰间的酒葫芦放在嘴边美美的抿上一口。
“这些时日,我们与塞北王带来的文官,一直在因为一些要颁布的律法和政令问题出现了意见不合。”
“长阳宫殿内,时常爆发争吵,塞北王并未明确说明,要具体如何施行?”
“他们是不同意我提出的政令和律法?”萧靖凌顺手接过店家递来的馄饨,顺势拿起筷子,用手帕擦了擦。
东方辞摸了摸胡子微微颔首:
“他们认为,公子的做法不符合常理。
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公子这般的政令。
尤其是律法方面,他们以为太严苛。”
萧靖凌尝了口馄饨,还算满意的点头。
“常理,什么是常理?
正是因为他们一直用他们以为符合常理的政令,才导致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灭亡。
本公子,就是要打破他们的常理。”
“律令方面,乱世过后,必然要用重法。
情理要有,不过,情理永远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他们之所以觉得严苛,那是因为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
现阶段,父王麾下的文臣武将,大多还是世家出身,此法对他们不占好处。
他们自然对我们的政令和律法是排斥的。”
“要全国推行我们的政令和律法,这一点,不能改变。
至于父王那边,我会去说的。
你们继续推行我们的政令和律法就行。”
萧靖凌说的斩钉截铁。
他做这一切,就是为了改变过去的社会运行规则。
如果还是老一套,何必辛辛苦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