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四人齐声低应,眼神都无比郑重。
“回去小心点,别惊动人。”陈兴平最后叮嘱一句。
几人互相点点头,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分开,借着夜色的掩护,各自朝着家的方向摸去。
陈兴平回到自己那间简陋但整洁的屋子,闩好门,拉上窗帘,只点了一盏昏黄的煤油灯。
他没有立刻去休息,而是将油毡布包袱小心翼翼地放在炕桌上,解开。
油毡布一层层掀开,那几件在破窑昏黄烛光下显得灰扑扑的物件,在更稳定些的灯光下,终于显露出了它们本应具有的、被尘埃和匆忙掩藏的光彩。
他先拿起那个青蓝色的瓷瓶,玉壶春瓶。
手指轻轻拂过瓶身,触感温润细腻,绝非普通粗瓷可比。
釉色在灯下呈现出一种柔和的、内敛的宝光,青蓝色的花鸟纹饰线条流畅生动,笔触老辣,绝非匠气之作。
他凑近瓶口,仔细看了看里面的胎质,洁白细腻。
又翻过瓶底,没有款识,只有一圈自然的垫烧痕。
陈兴平的心跳快了几分。
这釉色、这画工、这胎质…绝对是明早期的精品!
价值远超他之前的预估!
这要是放在识货的人手里,换一座小院都绰绰有余!
接着是那个方方正正的木盒。
他拿起来,入手分量不轻。
四角包裹的黄铜已经氧化发暗,但上面的錾刻山水图纹依然清晰,刀工精细,意境悠远。
盒子本身是紫檀木,纹理细密如牛毛,油润的包浆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
他轻轻打开盒盖,里面衬着暗黄色的绫子,虽然有些旧损,但依旧能看出当初的讲究。
盒盖内侧,隐隐有极淡的墨迹,似乎是收藏者的题签或印记,年代久远,字迹模糊难辨,但更添古意。
这紫檀嵌铜山水纹盒,本身也是件价值不菲的文房雅器。
然后是那个造型奇特的小青铜兽。陈兴平把它托在掌心,沉甸甸的。
绿锈斑驳,但锈色自然深入肌理,并非浮于表面的伪作。
兽的造型古朴抽象,似马非马,似兽非兽,线条浑厚有力,带着一种商周青铜器特有的狞厉与神秘。
他仔细辨认着锈层下隐约可见的云雷纹饰,心中更加笃定,这是件老东西!
虽然具体年代还需更专业的人士鉴定,但绝非寻常之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