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你是我得不到的学校,我是你得不到的观众(第1页)

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所产生的后续收益是恐怖的。

收入的组成方方面面。

像全网发行流媒体报税结算、翻唱版本授权费、海外发行版税、节目演出等授权费等。

千万入账?那都是正常的!

为什么叶景辉敢砸那么多钱去拍下《可惜没如果》?

你真以为他人傻钱多,钱多到没处花?

还不是他相信孙云浩的口碑,相信歌曲的质量。

区区几千万,只要运作的好,回报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他只不过是比别人看的更长久点罢了。

不要以为网红只会在抖影上喊“3,2,1,嘉年华”、“3,2,1,上链接”。

真要没点脑子的话,是当不成头部的。

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

原先唱衰他的人,现在统统都闭嘴了。

转而变成了羡慕:“妈的,叶景辉走了狗屎运了!”

但凡知道孙云浩歌曲价值的人,都不会把他的歌当做歌,而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而且,这还只是明面上,能看得到的直接收益。

背地里:

版权带来的品牌溢价、商业背书、圈层影响力,根本无法用数字衡量。

当一首歌成为时代记忆,它的价值就超越了商业范畴。

尤其是定制歌,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因为,它代表着一张名片,是绝佳的宣传品。

林瑾颜有问过孙云浩:“怎么会突然想着把这首歌的版权交给沪大运营?”

孙云浩回答说:“我现在能拿的出手的,也就这个了!”

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今天午饭吃什么,而不是在谈一首可能价值上亿的歌曲版权。

一首歌,对孙云浩来说,并不算什么。

给了就给了,就算它日后赚了一个亿,孙云浩也不心疼。

合同上又没限制工作室对这首歌的授权使用,整体来说没什么影响。

该唱照样唱,该演照样演,无非是把收益转给了母校。

可别以为,孙云浩人傻钱多,啥东西都往外面送。

若是这么想的话,那那些功成名就后,动不动就给母校捐款几千万,上亿,几十亿的人又该怎么说?

一个成功的人,闷头赚钱并不件好事。

更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社会责任。

正所谓名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