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也是时候让我们长长脸了(第1页)

在镜头和全场的注视下,孙云浩从容起身。

他微微整理西装,迈步走向演讲台。

现场早已沸腾,欢呼声、尖叫声连成一片。

甚至有同学激动地喊出了“孙神,牛逼”四个字。

这声呼喊惹得嘉宾席一阵骚动。

前排的校领导们忍俊不禁。

个别老院士更是笑着摇了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表达方式真是直白。”

越是好的大学,包容性越大,越没有条条框框。

“一流大学搞研究,三流大学抓纪律”这话是有道理的。

放在别的三本院校,在这么严肃的场合,大声喧哗,还喊“孙神牛逼”,免不了辅导员的一顿数落。

在座的不少嘉宾是知道孙云浩的,毕竟这两年他“闹出的动静”太大了。

这种动静,是出圈的!

但也有一些人对他知之甚少,比如那位坐在第一排的高官,此刻正小声询问秘书。

“这位年轻校友是做什么的?怎么学生们这么热情?”

又比如几位专注实验室的老院士,虽然听说过“有个唱戏腔的流行歌手”,却从未将之与眼前这个气质沉稳的年轻人联系起来。

直播间的弹幕早已炸开了锅:

“真没想到啊,沪大竟然玩这么大,让孙云浩当优秀校友的发言人。”

“这排面,这格局,就问问还有谁!”

“牛逼,我孙神牛逼,牛逼大发了!”

“不行,我要把我姐妹喊来看直播,我要让她看看老娘喜欢的男星是多么优秀。”

“不懂沪大怎么想的,这种场面,让一个明星上台发言合适吗?”

对于最后那个问题,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贺平最有发言权。

让孙云浩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言,正是他的提议,也是他精心策划的“大事”。

在院务会议上,他力排众议:“我想说,真正的传播力,不在于身份标签,而在于文化影响力。当一位校友能架起传统与当代的桥梁,用自己的影响力正面影响每个人,这样的发言人,难道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历来,校庆典礼的发言人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或是学术泰斗,或是政商精英,或是功成名就的老校友。

这些面孔代表着学校的传统与荣光,却也难免让台下的年轻学子感到些许距离。

但今年,陈贺平决心打破这个惯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