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四月,秦王李世民率铁骑横扫河东,踏碎了刘武周朔北铁骑,一举荡平其割据势力。
武德三年二十七日,天光初破,济水裹挟着春汛的泥沙奔涌东去,晋阳城头的烽烟尚未被春风吹散,唐军铁甲的铿锵之声仍在黄河两岸激荡之时,怀州总管黄君汉的玄甲铁骑已踏破济水浊浪,他此番奉秦王李世民金批令箭,兵锋直指西济州。
前面章节我们曾提到,洛阳王世充政权下的郑太子王玄应主动请缨前往慈涧阻截罗士信,结果被罗士信使用马槊刺于马下,被人救起后,侥幸逃脱,此时正驻守西济州。
西济州即今河南省济源市,地处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位于洛阳西北方向约60公里(唐制一百二十里)。此地因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太乙池而得名,自《尚书·禹贡》即有"导沇水,东流为济"的记载。
唐初西济州辖济源、河清等县,控扼太行八陉之首的轵关陉,这条连接河东与河洛的咽喉要道,宽不过数丈,两侧绝壁千仞,素有"一夫荷戟,万夫趑趄"之险。隋末乱世中,此地既是河内粮仓(《通典》载河内仓储粟米二百万石)输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更是屏护东都西北门户的战略锁钥。
武德三年黄君汉奇袭西济州,实为李世民对王世充割据势力实施"断其粮道,疲其腹心"战略的重要一环,若夺取此地,唐军不仅切断了王世充与河内粮仓的联系,更获得了一个楔入洛阳防线的突出部,迫使郑军分兵防御,为后续虎牢关决战创造了有利态势。
今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山系,南临黄河,地处晋豫两省交界要冲,这座城市承载着三千年的历史纵深与战略重地。作为中国唯一以古四渎"济水"命名的城市,其建置史可追溯至夏代原国。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设济源县,唐初置西济州,元改怀庆路,明清属怀庆府。1997年升格为省直辖县级市,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节点。
至今济源市轵城镇仍存唐代柏崖仓遗址,斑驳夯土层间犹见当年烽火印记。王屋山(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五龙口古代水利工程(秦代枋口堰遗址)、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黄河流域92%面积)构成黄金旅游三角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济源市轵城镇现存唐代柏崖仓遗址,其地出土的"天授二年漕运刻石"记载了武则天时期通过西济州向洛阳转运太原仓粮秣的实况,印证了此地自隋唐以来作为国家级战略物资中转站的地位。而今的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恰似历史轮回,再次将这座古城的命运与黄河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