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刘武周旧部寻相等降将叛逃(第1页)

武德三年秋(620年)九月,当李世民指挥唐军主力在洛阳西北构筑壁垒、实施"深沟高垒"围城战略时,其后方河东降营突发变故,原隶属刘武周的麾下寻相等降将发生哗变。

这场被《资治通鉴》记为"刘武周故将多叛"的事件,实为多重矛盾激化的结果。突厥颉利可汗遣密使策反刘武周旧部、降卒对唐军"别营"制度的抵触、以及河东士族对"马邑武人"的排斥形成共振,最终在李世民专注东线战事时引爆危机。

五个月前(武德三年四月),李世民在介休击溃刘武周主力宋金刚部后,刘武周余部寻相、张万岁等将领携马邑(今山西朔州)、浩州(今山西汾阳)残兵归降唐朝,被安置于河东唐军大营。但至当年九月,随着刘武周在突厥被杀的消息传开,这些降将出现了大规模叛逃。

寒露初凝的九月秋夜,一座檐角崩缺的旧庙蜷缩在唐军别营西北角。残破的泥塑神像在蛛网间半睁怒目,剥落的《药师经变》壁画下,三道披甲身影被摇曳的火把投上斑驳砖墙。庙外二十步,四名胡人面孔的亲兵按刀警戒,他们的皮甲反着冷光,与远处主帐连绵的灯火遥相对峙,唯有断续鸦鸣刺破死寂。

庙内,寻相压低嗓音说道:“诸位可曾见今日粮车?又是半袋陈粟!李唐视我等如犬彘,白日驱为前锋挡箭,入夜连口热汤也不给足!当年在马邑,我等铁骑踏平雁门时,何曾受过这等腌臜气!”

张万岁踢翻脚边空酒坛冷笑道:“何止粮饷?昨日行军,那河东裴氏的参军竟当众辱我‘马邑蛮子’!李渊口称天下共主,却纵容士族欺我弟兄,这唐营,老子是一日也待不得了!”

刘季真推开半扇庙门,环顾四周,示意亲兵盯紧帐外,回身说道:“二位慎言!某探得消息,刘公(刘武周)上月已被突厥所杀,颉利可汗的使者前日密会于我,许诺若北投,仍以部酋相待。窦建德亦遣人传话,称愿接应我等东去!”

寻相拍案而起,突然的声响震落庙墙墙灰,言道:“投窦建德?笑话!王世充那洛阳孤城早晚被李世民踏平,窦氏又能撑到几时?依某之见,不如趁今夜月晦,分头突围,某率精骑渡河投突厥,张兄可西奔灵州借梁师都之兵,刘兄若想投窦,便向东穿王世充地界,总好过在此等死!”

张万岁接着言道:“寻将军所言极是!李唐既不信我等,索性反他娘的!某已命亲信在灵武备好快马,待出了这鸟营,塞外千里,看他李世民能奈我何!”

刘季真沉思片刻,说道:“既如此,三更点火为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