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一个千古流芳的名字,都江堰的设计者与建造者!李明衍差点叫出声来。若能追随李冰父子参与都江堰建设,不仅能脱离囚徒身份,甚至能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为这一世界水利奇迹添砖加瓦。
他深深一拜:"明衍愿随郡守效力,尽献绵薄之力。"
李二郎满意地点点头:"好。即日起,你便随我前往灌县,参与都江堰工程。"他挥了挥手,示意旁边的书吏,"为他更换衣物,取消囚徒身份标记。"
书吏应声而动,领着李明衍来到偏房,为他换上了一身青布直裰,腰间系着麻绳。虽然依旧简朴,但比起囚徒的粗布短褐,已是天壤之别。
当李明衍再次出现在李二郎面前时,已焕然一新。
"随我来。"李二郎起身,径直走出厅堂。
李明衍跟随在后,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处开阔的院落。院中摆放着各式木质模型,有河道、山峦、水闸等形状,竟是都江堰工程的缩微模型。
李二郎在一个复杂的水闸模型前站定:"此为鱼嘴分水堤设计,目前遇到一些困难。"他指着模型中央的一处分叉,"如何确保旱季水量不足时,内江仍能得到足够的水流,而洪水时又能分流泄洪,这是关键所在。"
李明衍仔细观察着模型,脑中迅速回忆起现代水利课本上关于都江堰的介绍。他谨慎地指着分叉处:"此处若能设计成鱼嘴形状,并使鱼嘴略微向内江方向倾斜,便能在枯水期引水入内江,而洪水期则多分水入外江。"
李二郎眼中精光闪烁:"你果然懂行。我父正为此事苦恼,明日我带你去见他。"
夜深人静,李明衍躺在小屋内,心绪万千。死里逃生的庆幸与能随李冰治水的机遇让他看到了在这乱世苟活的希望。然而,脑海中那些枉死囚徒的画面又提醒着他这个时代的残酷与无情。
"秦律森严,人心叵测,"他暗忖,又想起了楚铁对自己的照顾,"若我安定下来,定要拉他一把。"思绪如丝,渐渐交织成梦,不知不觉间,他已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李二郎召唤李明衍,两人骑马出了小城,向西北方向而行。
"灌县距此一日路程,今晚我们在途中驿站住宿,明日便可抵达都江堰工地。"李二郎策马前行,言简意赅地解释道。
沿途风景秀丽,山青水碧,与李明衍熟悉的现代四川风光相差无几。只是道路崎岖,树木更加茂密,一路上偶尔能看到农夫耕作或樵夫砍柴的身影,都会恭敬地向李二郎行礼,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