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治水乃攻心(第1页)

蜀地秋雨淅沥,山雾缭绕,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只能缓缓前行。李明衍骑在马上,随着李冰、李二郎一同返回成都城。朝廷监察御史的突然到访让水利工程陷入紧张气氛,李冰决定回郡府详细准备应对之策。

行至一处高坡,眼前豁然开朗。远处,一座雄伟的城池坐落在平原之上,城墙高大,砖瓦鳞次栉比,袅袅炊烟在雨幕中若隐若现。

"那便是成都?"李明衍忍不住问道。

李二郎点头:"正是。蜀地最大的城池,自古为巴蜀之地的中心。"

随着距离缩短,成都城的轮廓愈发清晰。城墙由夯土构筑,外覆砖石,高约三丈有余,周长数里。城门处,两队兵士严阵以待,往来商旅需一一查验身份。

入城后,李明衍更是大开眼界。宽阔的街道两侧,市张列肆,货物丰富。木质楼阁高低错落,青砖灰瓦映衬着朱红色的门柱,处处透着秦国特有的沉稳肃穆。街上行人如织,有身着锦缎的富商,有穿粗布短打的工匠,还有背着竹筐的农妇,各色人等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与他想象中的古代成都有所不同,这里虽然繁华,但处处可见秦国的治理痕迹——街道整齐划一,四方成块;卫兵巡逻严密,秩序井然;甚至市场上的度量衡器具也统一规整,显然是经过严格标准化的产物。

李二郎见他东张西望,解释道:"成都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蜀锦、蜀绣、漆器、竹工皆为一绝。秦国并蜀后,更引进关中工艺,使这座城市焕发新生。"

行至城中心区域,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出现在眼前。高大的门楼上悬挂着"蜀郡郡守府"五个大字,门前石虎威武,卫兵挺立如松。

进入郡守府,穿过重重庭院,李明衍发现赵易一行已在正厅等候。赵易身着官服,面如冰霜,身后站着数名随从和文吏,气氛肃穆压抑。

"御史,一路辛苦,可还顺利?蜀地气候比关中潮湿,可还适应?"李冰亲热的行礼道。

赵易冷冷地回礼:"李郡守。本御史自咸阳而来,是带来了大王的诏令与相国的嘱托。"

众人落座后,李冰开口搭话,他的声音平稳可亲:"本官时刻不忘大王与相国信任,我刚自都江堰视察工程回来,路途遥远,故而耽搁,让御史和诸位久等了。"

赵易却冷哼一声,面色甚是难看:"视察工程?十余年前便开工的水利,至今仍需日日视察?成效何在?"

李冰刚要回答,赵易已自顾自地翻开手中竹简:"我已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