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黔首岂无泪(上)(第1页)

清晨的关中平原上,春风徐徐,卷起阵阵黄沙。泾水仍浑浊地向东流淌,而在河岸两侧,一座巨大的人造景观正在逐渐成形。纵横数里的开挖区域如同巨龙盘踞大地,挖出的土方堆积如小山,密密麻麻的民工在工地上忙碌如蚁。工程已进行两月有余,渠道主体已初具雏形,然而今日工地气氛却与往常不同。

李明衍与郑国率队刚从咸阳赶回,远远望见工地大营外立着一面青色旗帜,上书"监御"二字,金丝勾边,气派非凡。十数名身着墨青色官服的官员在民工聚集区巡查,每到一处就指指点点,随行书吏记录不停。

"监御团居然先我等一步赶到。"郑国眯起眼睛,眺望着远处那些忙碌的身影,语气中透着几分凝重,"看来廷议一事,确实牵动了朝中各方神经。"

李明衍点点头,朝中一场廷议,最终以工程继续但设立监御团的结果落幕。他原以为自己至少能有三五日布置工地,准备应对,不料监御团竟已迫不及待地赶至。

两人刚到营帐,蒙武便前来拜见。自从泾水地下暗河事件后,这位年轻将领对李明衍和郑国的才能人品颇为敬重。

"蒙将军,监御团几时到的?"李明衍问道。

"昨日午时。"蒙武面色不豫,"他们一到便说要彻查工程'不法之处',带头的是监察御史韦谦,言辞锋利。此外还有数人,皆为朝中精于文法之辈。"

"果然是冲着我们来的。"郑国捋须道,"若真为查工程,派两名工部官员足矣,何须劳动御史?"

李明衍突然想起一事:"他们可曾提及朝议结果?"

蒙武叹道:"此事便奇怪。他们到时,渠道监察令尚未下达,连诏令都未曾宣读,便开始四处查访。我欲请他们出示凭证,韦谦竟言'奉太后口谕,先行查勘,诏令随后便至'。"

三人相视一眼,皆明白其中玄机。这监御团不过是朝臣的耳目,真正目的是为难工程,而非监督。

"他们去了哪些地方?"李明衍问道。

"先勘渠道走向,后看民工营地,再查物资账册。"蒙武一一道来,"最后去了渠道北侧的青林里,那里因渠道开挖,村民被迫迁移,闹出不少怨言。御史在那里停留最久,还单独询问了村民,不知问了些什么。"

李明衍听完,面色凝重。工程确实对当地环境和百姓生活造成了不小影响,这是客观事实,也是任何大型水利工程都难以避免的。监御团显然是抓住了这一点发难。

"走,我们去看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