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之变后的三个月,咸阳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坊间虽偶有关于叛乱的只言片语,但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场血腥的政治风暴过后,朝堂上的形势已经明朗——吕不韦一家独大,太后被软禁深宫,鲜少露面,与秦王的母子之情也如那残破的宫墙,难以修复。
朝中官员们嗅觉敏锐,纷纷调整姿态,趋炎附势地向吕不韦靠拢。那位当朝相国的府邸,每日车马盈门,宾客如织,俨然成了咸阳权力的另一个中心。
然而,李明衍对这些朝堂风云却全无兴趣。相国府几次派长史送来请柬,他都以"水工在身"为由婉拒了。他的时间,不是埋首在水利工地上查勘进度,就是与各国质子一起游玩赏乐,倒也逍遥自在。
这日清晨,李明衍正在水署中整理图纸,忽听得门外传来脚步声——那是吕府长史特有的稳健步伐,每次来访,总是这般不紧不慢,不急不躁。
果然,门房来报:"相国府长史求见。"
李明衍无奈叹息:"请进吧。"
长史入内,恭敬地将一封烫金请柬双手呈上:"都水,相国再次诚邀您赴府一叙。"
"有劳长史了,只是在下近日公务缠身,恐怕难以分身。"李明衍礼貌而坚定地回绝,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拒绝了。
长史这次却没有像往常那样识趣地告退,而是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都水,相国特意嘱咐,此次相邀,绝非延揽,实在是有国之技术问题,需要都水出具技术建议。"
李明衍挑眉:"哦?何种技术问题?"
"这..."长史面露难色,"小人不知,相国只说,与徐方士有关。"
"徐方士?"李明衍心中一动,自上次相国府会面后,他与那位神秘的方士便再无交集,不知对方如今在做些什么。此事若与徐福有关,或许值得一探。
思索片刻,李明衍点头道:"好吧,我随你去见相国。"
长史闻言大喜:"多谢大人!车驾已在府外等候,请随我来。"
李明衍登上那辆等候已久的低调马车,发现它没有任何官衔标识,车窗上还挂着厚重的帘子,显然是不希望被人认出。
马车缓缓驶出,却不走大街,而是拐入了一条偏僻的小巷。李明衍掀开车帘一角,只见车夫选择的路线颇为曲折——先向东行一段,突然折向西南;行至一处三岔路口,又拐向北方,穿过几条狭窄的胡同,再向西南方向前进。
这显然是在刻意迷惑方向。李明衍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