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质子与重臣(下)(第1页)

鸡鸣三遍,东方尚未泛起鱼肚白,李明衍的临时衙署中已然灯火通明。案桌上,十数幅水系图卷依次排开,墨迹尚新,显是昨夜赶制。每幅图旁,皆有精心拟就的竹简,记载着详尽的设计要点与施工次序。

李明衍手握细骨笔,正在一幅城南水道图上标注最后的细节。这份图详尽精确,以咸阳城地势为底,沟渠走向如同经脉般贯穿全城,既顾及排水防涝,又考虑军事防御。自泾水之渠以来,他的规划手法日趋成熟,图样也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技术考量,更融入了政治与军事层面的思量。

"先生果然精勤。"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李明衍抬头,只见赢嘉一袭紫边锦袍,腰佩象牙礼器,俨然是一副觐见王上的正装。即便是质子身份,其衣着仪容也不失王族风范,只是那腰佩比宗室稍简,鞋履亦少一分华丽,恰到好处地显示其特殊而微妙的地位。

"子嘉兄来得正好。"李明衍放下骨笔,起身相迎,"今日便要朝议水利,心中忐忑,正欲向兄请教。"

赢嘉缓步上前,目光扫过案上陈列的水系图,赞叹道:"先生这份规划,已臻完美。"

他在椅上坐定,神色转为凝重:"此次朝议,不仅关乎水利根基,更是都水在咸阳立足之战。宫廷争斗,要步步为营才是。"

李明衍倒了碗温水递给赢嘉,轻叹道:"泾水之渠那会儿,我尚不谙世事,只知埋头做事。如今已知朝堂险恶,却又不知如何应对。"

赢嘉接过竹杯,啜了一口,细细观察着李明衍的神情:"先生此言谦矣。你在泾水一役中与郑国、邹衍等人交锋,已然历练不凡。今日之事,相较之下不过小巫见大巫耳。"

他放下杯子,声音低沉:"朝堂答对之道,在于留有余地而不失原则。太过强硬,易生死敌;过于退让,则失威信。关键是要知道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代表谁的利益。"

李明衍点头,神色坚定:"我身为都水长,当为百姓谋福祉,为大王分忧。"

赢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卷薄薄的竹简,铺于案上。李明衍凑近一看,竟是一份朝中要员的名录,每个名字旁边还有朱墨两色的小字标注,密密麻麻,极为详尽。

"咸阳朝堂,明争暗斗。"赢嘉手指轻点竹简上一个个名字,"这些朱色标注的是吕不韦一系官员,墨色则是嫪毐党羽。先生须知,表面上朝中分为这两大派系,实则内部又有诸多盘根错节的关系。"

李明衍看着这份详尽的朝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